雄安新区持续推进社会工作孵化培育体系建设

 时间:2023-10-17 22:34:12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从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北雄安新区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从30人增长至347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1家增加至23家,新区本级投入财政资金、吸引公益资金近700万元,实施专业社工服务项目16个,建成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35个,服务领域从“一老一小”关爱保护向征迁安置社区居民融入、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展,雄安新区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雄安新区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团队运营,精准孵化培育,助推社工发展”的思路,在2022年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打造社会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

强化阵地建设

创新设计“1357”服务模式

安新县雄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社工机构,负责人常铭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要如何发展,在接受基地的一对一指导后,对于组织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孵化基地现有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为每个入驻社工机构提供了免费使用的办公场地。在功能定位上,孵化基地初步探索了“1357”服务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主线,完善社工机构孵化培育、社工人才培养、社工站提质增效三个功能,健全“需求库”“专家库”“项目库”“资源库”全面助力社会工作发展,最终实现“打造一个高标准的孵化基地、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社工机构、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社工队伍、培树一批示范性的社工站点、探索一批本土化的品牌项目,完善一套系统化的服务体系”的目标。

精准孵化培育

助力社工机构规范化发展

发展社会工作,机构是载体。基地依据社会组织成长科学理论,立足全面调研,聚焦社工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分类设计实施“全周期”培育孵化支持方案,系统化提供政策解读、能力提升、骨干培养、品牌建设、资源链接等服务。

容城县容善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是较早一批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机构虽然承接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但对下一步发展没有清晰的思路。对此,孵化基地邀请河北大学专家对其开展了深入指导,并利用SWOT战略分析法进行机构分析,明确未来发展规划。目前,该机构不仅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做得有声有色,也开始推动机构的转型升级。

系统化人才培养

壮大本土社工人才队伍

发展社会工作,人才是基础。在与入驻社工机构的沟通中,孵化基地发现各机构无法有效区别个案工作和个案管理,对于个案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技巧一概不知。

为此,孵化基地链接了驻保高校资源,运用高校研发的“个案管理技巧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采取“三维虚拟实验”形式,让社工们在建立关系、需求评估、制定计划、获取资源、资源整合、结束关系这一过程,模拟如何运用社工技巧进行个案会谈,以及在建立专业关系、链接社会资源和结案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种模拟实战,既强化了理论学习,又加深了对专业方法的运用。

除此之外,基地结合入驻社工机构需求以及新建片区加强基层社区治理的需要,邀请社工领域专家,围绕“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途径和方法”“社会工作常用理论及其运用”等方面开展主题培训,为雄安新区社会工作发展储备本土优秀人才。

多元支持并进

促进社工站提质增效

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是根本。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公共服务局会同改革发展局出台《雄安新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提出了“12335”的社工站运营模式,要求各社工站在参与社会救助、为老养老、儿童青少年、社会事务等传统服务基础上,围绕本土社工人才培养、征迁安置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打造特色亮点。

根据各乡镇社工站在建设和运营方面的需求,公共服务局制定出台了《河北雄安新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和运营手册(民政部门参考版)和(社工机构参考版)》。基地组建了由全国省内社会工作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支持团队,通过主题培训、督导指导等形式,促进各社工站提质增效。

“下一步,新区将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平台作用,持续推进社会工作孵化培育体系建设完善,探索打造既贴近群众需求又具有雄安特色的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公共服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高品质的社工服务,让老百姓满意、让老百姓受益。

编辑:涂传博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