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发布会

 时间:2023-07-28 23:45:06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7月26日,江苏省举行“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发布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镇江市、泰州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副厅长赵庭朴出席发布会。

在介绍全省民政系统持续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等情况时,赵庭朴表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急,以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高效能治理为基础、以高水平服务为手段,积极推进江苏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政答卷”。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打造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省2.13万个城乡社区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推进“政社互动”“减负增效”改革,推行村级组织统计数据“一套表”、党建民生“两本账”、村级组织工作事项“三项清单”,让村(居)组织将更多精力集中在为民服务上。大力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互联网+社区商业服务”广泛覆盖。促进多元参与。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创新服务。全省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8万家,社区社会组织14.1万家,总数全国第一。各类社会组织和9.98万名持证专业社会工作者、11万支志愿服务队伍、2200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一线,为居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差别化的社区服务。2022年,全省采取“公益创投”“微服务”等方式,投入资金约2.6亿元,引导创新开展社区服务。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截至6月底,全省共保障低收入人口97.7万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823元。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87.34万残疾人。近三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9万人次,帮助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1383人。强化分层分类保障。建成联通12家省级部门和43家金融机构的省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显著提升救助精准度,开展温情社会救助改革,“快”响应、“简”程序、“暖”服务,实行民政领域社会救助“省内通办”,积极拓展服务类救助。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五年来全省累计接受慈善捐赠283亿元,社会组织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7593个、33.17亿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完善基本社会服务,用心用情让夕阳更红、花朵更艳、生活更美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系统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努力推进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全省共建成养老床位68.3万张,在业养老机构2199家,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7.5%;建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32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累计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万户。高龄老年人尊老金和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护理补贴惠及300余万老年人。连续11年举办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共有4.05万家与养老相关的企业,总量全国最多。在全国率先形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的系统性制度化安排,省政府与民政部共建高层次养老人才培养项目,“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轮训养老护理员37.2万人次。着力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率先实施孤儿保障制度和养育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的主动发现机制。将51.97万名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将4.2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监护范围,孤儿保障标准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实现县级全覆盖,共建成乡镇(街道)未保站1315个、省级未保站(儿童“关爱之家”)805个;1433名乡镇(街道)督导员、21378名村(居)儿童主任活跃在基层一线。构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试点遴选践习基地422个,开展各类未成年人参访学习活动4270余场次,用心护航儿童全面成长。奋力提升民政专项服务水平,让民生福祉更加普惠均等、便捷可及。大力推进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施行以来全省共办理跨区域婚姻登记19万对,让群众不再“为爱奔波”;积极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启动“婚姻家庭幸福护航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将“逝有所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出台《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加快补齐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绿色文明生态殡葬蔚然成风。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试点“深化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开展2批次共200个省级红色地名征集宣传,做好百姓身边的地名服务,传承好优秀历史文化。

在谈及下一步工作部署时,赵庭朴说,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与服务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保障生存型向品质生活型转变。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以学促干中扛起新担当、务求新成效,助力江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突出为民惠民,提高生活品质。着力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落实落细救助政策、适度提高保障标准,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进一步完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将改造提升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助餐点5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000个,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户,推动“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等养老模式融合发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会同省人社厅,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统筹做好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二是突出基层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筑牢为民办事的服务基础。进一步明确服务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推行“微自治”,畅通社会力量参与“融合共治”的渠道,共同谋划基层治理和民生建设的“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强推动力”。三是突出创新创优,汇聚改革动能。着力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以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增加为老、为小、为困等服务供给;深化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社工站)建设,推动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加快推进民政数字化转型,构建多样化的服务应用场景,做好“婚育户”“身后事”“尊老金申办”等一件事联办改革,提升民政服务的精准度、便捷度和可及性。

赵庭朴最后表示,“惟愿苍生俱饱暖”是民政人的情怀,全省民政系统将甘做强国路上保障民生的“托底者”、困难群众的“守护人”、基层治理的“促进派”,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身边,推动实现“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绘就江苏社会治理新图景和民生幸福新画卷,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民政力量。

编辑:甘再松 审编:黄琛博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