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课堂、书画培训、老年人季度生日会、少年武术、四点半课堂……如今,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有社工参与的活动已越来越多,社工离群众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近。
2021年以来,马尾区委政法委联合马尾区民政局探索区域社会治理思路方法,构建“1+2+1+N”镇街社工站模式,即实施“1”个社会救助保障服务,搭建“2”个支持网络(风险防控和能力建设支持网络),开展“1”个激发社区活力的“多元共治”计划,创建“N”个创新服务项目。
“‘1+2+1+N’模式以专业社工队伍为依托,搭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促进分级分类社会救助与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相融合,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马尾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巍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
分级分类救助 让服务更加精准
2021年7月,外来务工人员杨某家发生煤气爆炸,其父亲、儿子、妻子重度烧伤住进重症监护室。经过抢救,3人均脱离危险,但家里的积蓄已花光,后续治疗费用难以支付。
出现意外后,杨某为了照顾家人无法外出工作,家里没了主要经济来源。马尾区罗星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了解情况后,通过科学评估,界定杨某一家为重点类危机级别,并通过个案管理办法为杨某一家提供专业服务。
在经济层面,社工站帮助杨某一家申请政府的临时救助,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并发动居住地居民捐款,筹集治疗费;在心理层面,社工站为杨某一家提供心理疏导、创伤后心理抚慰等,帮助服务对象增加生活的信心。同时,社工站积极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发动服务对象的亲朋、志愿者等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后方保障工作。
据悉,通过对服务对象分级分类,马尾区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使社会救助政策、资源、服务与需求精准匹配,大大提升困难群体生存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多元主体共治 激发社区活力
“阿婆阿公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这几天天气多变,要及时增减衣服……”近日,马尾区马尾镇社工站联动旺岐社区的居民骨干、志愿者,以及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阳光学院等青年志愿服务队对马尾镇社工站的28户救助对象进行入户走访。
“像这样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在旺岐社区已经成为日常。”陈巍说,“‘1+2+1+N’社工站模式,就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旺岐社区是一个混合式社区,社区居民间存在情感空间疏远、物理空间分割、资源分散的特点,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直不高。
“社工站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快速发掘并培育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骨干、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力量,能够有效调动大家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旺岐社区书记陈伟告诉记者。
自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后,旺岐社区组织开展了亲子运动会、公益集市、老年人季度生日会等多起活动,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很多居民自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依托社工站,社工们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着手,在社区营造康乐、亲子、安全等公共空间,并通过搭建“小区-社区”两级党群议事协商平台,形成了“居民诉求—协商议事—服务推进”的模式,带动多元主体协商议事,共同参与社区事务。
把脉群众需求 创建特色服务项目
陈巍表示,自马尾区各镇街社工站成立以来,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常态化服务需求调研,社工站会通过调研结果精准把脉居民的“微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个性、专业化“微服务”。
琅岐镇的乐村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侨村,村内独居老人多,村中妇女工作积极性不高。琅岐镇社工站在调查研究后,在乐村村组建“巾帼幸福园”、乐村工坊、乐享百岁助老行动等特色项目,帮助乐村村实现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改变。“乐村村已形成环境治理常态化维护机制,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马尾区益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吴维姗介绍。
目前,马尾区多个村(居)已创建形成“N”个创新服务项目。陈巍表示,马尾区政法委还将联合区民政局加大典型培育,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工站服务品牌项目,努力实现站点建设更加规范、服务方式更加专业、服务成效更加明显的目标,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打造为提供为民服务、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
编辑:涂传博 审编:黄琛博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