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扎实推进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5-25 12:43:43来源:中国社会报

黑龙江省民政厅高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大力培育扶持慈善组织发展,慈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着力打造龙江社会工作“蒲公英”靓丽名片,为统筹推进全省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

黑龙江——慈行善举“益”起来

2022年以来,黑龙江省民政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拓展资源、开拓创新,健全完善慈善法规政策体系,积极培育扶持慈善力量,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营造浓厚氛围。推进慈善立法进程,组织完成《黑龙江省慈善条例(草案)》第五轮征求意见工作,该立法项目已申报省政府2023年度立法项目。落实慈善激励机制,组织首届“龙江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开展第一届“龙江公益慈善摄影(短视频)创意大赛”“慈善微沙龙”等系列活动。推进慈善公信力建设,开展以“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为主题的“中华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实施乡镇(街道)“慈善法明白人”培养计划,并广泛宣传“龙江慈善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和慈善行为,讲好慈善故事,传播慈善文化。

开展互联网筹款。依据腾讯公司与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指导省慈善总会与腾讯公司对接,联动省内慈善组织,通过腾讯公益、公益宝平台上线项目21个。结合“中华慈善日”和腾讯“99公益日”发起“一花一梦想”捐花行动,号召各界捐赠小红花38万余朵,助力开展万名乡村孤寡老人关爱项目;联合腾讯公益推出“小红花公益音乐会——幸福龙江益起爱”黑龙江专场活动,宣传本土慈善项目,开启互联网筹款模式。启动全省慈善信息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具备项目展示和信息发布功能。

提升规范化水平。依法指导慈善行为,依规进行公开募捐活动备案审核,并做好各级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工作。联合财政、税务等部门发布社会组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同时,加快慈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省慈善事业促进领域专家库,在全省选聘会计、法律、金融、审计、慈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家37名,形成黑龙江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雁阵格局”。(翟福利)

绽放在“中国北极”的“蒲公英”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祖国最北端。近年来,该市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信仰,高标准落实龙江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全力打造“中国北极”为民服务亮丽名片。

坚持“三个到位”,构建工作推进体系

漠河市坚持各级重视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组织实施到位,扎实有序推进社工站建设。

漠河市建立了市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民政牵头,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各镇政府等24家单位通力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并把社工站建设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采取省级试点支持资金、提取社会救助资金、募集社会慈善资金、本级财政资金兜底的办法,漠河市将社工站建设、购买服务、陪伴式督导等经费,纳入整体资金保障计划。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漠河市以中心镇、抵边镇、常规镇为划分依据,分别确定购买服务资金数额,明确建站装修、标识设计、服务设施配备经费。2022年提前实现社工站6镇全覆盖、社工服务点14个村(社区)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注重“三个环节”,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做好社会工作的基础保障。为确保社工人才留得下、扎得稳、用得上,漠河市多措并举全方位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社会工作发展蓄势赋能。

从抓好本土人才培养提升环节入手,漠河市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助力本土社工专业技能进步。同时,在用工政策保障环节,建立民政、人社、社会组织三方协商机制,人社部门以每镇2人为标准在乡镇社工站设立岗位,经民政招募、承接机构面试后,择优录用。实行民政岗位和承接机构补贴双落实的专业社工薪酬体系。此外,畅通人才发展渠道,实行“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大学生回归工程”,落实社区招考持证社工及有社工站工作经验的人员时进行加分或可优先聘用的措施。积极打破编制壁垒、身份界限,建立“聘用人员—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全链条流动、培育、调配、使用机制,畅通各类身份人员的任职渠道和上升空间。

突出“三项重点”,构建品牌服务体系

漠河市在社工站建设运营中突出业务联动、队伍融合和品牌创建,全方位搭建品牌服务体系。

漠河市民政、妇联、残联等多部门以社工站为平台,将未保、残疾人关爱等业务充分融合,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为未保、助残等项目募集善款。以社工站为载体,整合社工、志愿者、网格长、居民骨干、社会组织等多方人力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为民服务,形成“社工橙+志愿红+慈善金+未保绿”的联动模式,为漠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了慈善社工和志愿者力量。各社工站坚持一站一亮点、一站一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西林吉镇社工站开展的“生命阳光 情满北疆”扶残帮困特色服务,北极镇社工站开展的“‘小天地’暖阳助学和北极宝贝‘阅’享童年”关爱未成年人特色服务,这些服务既抓住了本地群众需求,又突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色。

编辑:甘再松 审编:肖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