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朝闻天下》播出专题节目《关爱孤独症儿童让“星星的孩子”打开心扉》,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校长杜佳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孤独症到目前来说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只有高强度、高密度、高专业的训练,然后让他们病症减轻,让他们不断地融到社会当中去。但是,目前我国从事孤独症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紧缺,康复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亟需完善。
此前,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MUST儿童行为引导技术暨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班》已于3月31日开班,并于4月1日在北京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举行残障儿童康复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交流会,启动康复社工职业技能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认证,首批致力于孤独症、脑瘫等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康复教育与社会支持的儿童康复社工将获专业培训和认证。
来自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大学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国内部分地区社会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及北京地区残障儿童家长代表、康复义工服务队及社会爱心机构代表近200人参加当天活动。
今年世界孤独症日主题为: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专家指出,孤独症群体的康复、教育、照护及成长支持是一场人生接力马拉松,需要有很多人的付出与坚守,他们可能是家长及家庭成员、医生、康复师、特教老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就业辅导员、照护人员与义工(志愿者)等等,关注照顾者和支持者就是对孤独症人士的关爱!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工委副主任兼总干事于瑶天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指出,儿童康复康养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培育相关领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日前发布年度工作要点,正式将康复医学工委组织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康复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康复社工和康复义工队伍、实施行业课题等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希望组织实施好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项目,为促进康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养康养行业规范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执行总干事周华兵专题介绍《康复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项目》。他指出,康复医学工委明确把康复社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列为核心业务和基本职责,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支持下,组织实施“康复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项目”,率先联合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启动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认证,下步将持续开展儿童康复与健康促进、压力管理与精神健康、社区家庭康复指导、老年康养照护、老年人能力评估、慢病康复管理、智慧康养与辅具适配、中医药康养适宜技术等相关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及相关专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认证。
与会嘉宾共同启动《康复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认证项目》
根据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 1300万人,其中0~14岁患者超过200万,孤独症发病率已占中国各类精神残疾首位,平均每5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者。2022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显示,目前中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且呈现增长趋势。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佳楣以《我国残障儿童康复教育人才现状与需求——MUST 行为引导技术孤独症综合疗法概述》为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孤独症、康复人才现状及需求现状,以及其主创的MUST孤独症综合疗法的特点、适用人群、核心技术、评估体系及实践应用成果。她指出,当前我国孤独症行业现状面临机构参差不齐,专业机构稀缺,质量不高的窘迫局面。康复人才正在面临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够,没有专业培训做支持,缺乏职业通道和晋升空间,心理压力大等严峻问题。因此,急需为康复人才提供职业上升通道,大量发展专业康教人才,为康复人才提供专业康教交流平台,以及体系化系统化专业培训,以促进儿童康复事业健康发展。
当天活动现场,中社联康复工委还分别与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海淀区科技二支部、置业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等有关单位达成共建康复义工服务队合作共识,由中社联康复工委向服务队授旗,对志愿者们在儿童康复领域的善行义举表示感谢和敬意,并由星希望教育向康复义工服务团队赠送MUST相关书籍,到会志愿者团队现场演唱公益歌曲《让爱一起飞》。
中社联康复工委向首批共建的三支康复义工服务队授旗
康复义工服务队代表、民建北京市海淀区科技二支部主委胡波发言
康复义工服务队的志愿者现场演唱公益歌曲《让爱一起飞》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跃进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孤独症儿童越来越多,因为持续高发,群体庞大,迫切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残障儿童的康复、教育、养护及家长支持与社会融入,服务周期漫长、涉及事务庞杂,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也要求极高,这一领域需要专业康复社会工作者的多学科整合、全流程参与,但是目前康复和社工人才稀缺,更多的是在医疗机构里面,基层和社区十分缺乏具备相应知识和经验、尤其获得一定技能认证的人才,所以,培育和建设好康复社工队伍对于残障儿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持续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技术进步,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营造理解、关心、尊重的社会氛围。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主委马红艳发言指出,孤独症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民建海淀区委长期以来与星希望携手,对孤独症儿童群体非常关注,协助星希望为孤独症儿童开展捐赠、讲座、爱心车队及融合活动等一系列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行动。希望国家对孤独症人群的关注度及扶持政策越来越好。同时希望杜佳楣老师能把MUST技术普及到更多孤独症家庭及孤独症从业人员,用专业方法帮助孤独症孩子健康成长。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启栋在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聚焦三个主题词:社会工作、残障儿童(孤独症儿童)以及康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运用专业的康复理念技术和社会工作伦理方法帮助孤独症孩子回归正常生活,对于孤独症家庭来说是意义非凡,不但为其减轻终身负担,更是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旨在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事业,旨在通过辅具康复的方法和生活工作环境模拟训练,解决残障群体的功能障碍问题,使之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希望大家通过本次MUST儿童康复培训,把学到的专业康复技术应用到孤独症儿童康复实践,帮助更多家庭重拾健康。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中国社工联合会康复医学工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继同在点评时认为,随着党中央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上做出重大制度安排,2023年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工作的大年,也可认为是中国现代康复社会工作元年,这是健康中国建设和福利中国建设制度发展中具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福利服务又成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当前我国残障儿童群体庞大,需要用专业康复训练技术和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引导帮助残障人群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目前在孤独症领域的主流康复技术和诊断标准都是根据美国人体质和社会环境来制定的,我们迫切需要建造像MUST儿童行为引导技术这种以中国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制度文化为基础的中国化康复理论体系、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和知识体系。并且从国家层面需要建立一套中国自己的家庭福利政策,一方面要给予财政津贴支持,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发展专业服务,还要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共同推动康复社会工作大发展。
4月1日下午,《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班》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贾美香、北京昌平区融合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宏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中级心理治疗师贺琼分别带来《大龄孤独症孩子的生存现状与干预策略》《MUST 行为引导技术在融合教育中的运用》《MUST 孤独症综合疗法综合行为引导技术》三场精彩讲座。4月2日,参训学员继续在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接受MUST相关技术理论及实操培训,中心多位高级督导、特级讲师参与授课。4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小俚主讲《孤独症孩子的脑秘密》,中国社工联合会康复医学工委专家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副书记、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刘靖主讲《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据介绍,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具体执行的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以提升孤独症儿童康复质量和社会发展能力为基本方向,邀请医疗康复、康复训练和康复教育及社会工作方面权威专家组成督导团队,通过专题培训和定向带教,将专业康复教育理论与实用康复训练方法,传授给残障康复领域从业人员、家长、社工及相关照顾者,以提高康复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康复机构的发展能力,倡导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培育且增强残障儿童和家长的社会融合发展能力,打造我国高质量的儿童康复社工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促进残障儿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http://news.swchina.org/trends/2023/0403/42911.shtml
编辑:涂传博 审编:ztt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