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是襄阳市乐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最近被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列为2022年“荆楚最美社工”宣传展示对象之一。
2011年以来,雷丹先后在广州、襄阳从事社会工作,推动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专业化。2018年,她创办了襄阳市乐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先后承接民政、司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和社会影响,服务范围覆盖襄阳多地,并拓展到荆州、赤壁、天门。她带领团队,走进22个乡镇、38所乡镇学校,服务数万名农村儿童及社区居民,先后获得团中央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五星优秀项目、团省委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飞”计划一等奖、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说五社故事,展社工风采”优秀案例等。
用耐心获取信任,她坚定了社工信念
2011年,刚大学毕业的雷丹为了学习先进经验和方法,前往广州参与首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项目,担任青少年领域项目主管。
“虽然我们满腔热情,但一开始并不顺利。”当年夏天,雷丹所在的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道社工站精心策划了青少年暑期活动,向辖区的家长们宣传时却屡屡碰壁。“家长们充满怀疑——这些服务为什么是免费的?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目的?”雷丹回忆说,那时候辛辛苦苦的付出却没有收获,青少年暑期活动草草收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赢得青少年及其家长的信任,雷丹多次给学校打电话沟通联系,阐明社会工作的意义,寻求合作的机会,并发动同事一起制作了很多小礼物,在学校门口宣传时免费发放给学生家长。“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来自身边人的质疑让雷丹倍感压力,但时间给出了答案,长期的接触让大家充分了解到街道社工站的付出,第二年的青少年暑期活动,报名人数“爆满”。
“这件事让我学会了用耐心获取信任。”雷丹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不易,也坚定了信念。在广州学习五年后,雷丹回到湖北襄阳,决心为襄阳社会工作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2018年,她创办了襄阳市乐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爱心换来真心,帮迷途青年重返社会
小果(化名)现在是一名厨师,数年前青少年时期的他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2018年12月,雷丹前往襄阳市襄州区看守所,见到被临时羁押的涉罪青少年小果时,他惊恐与害怕的眼神让人印象深刻。“我了解到他平时待人和善,成绩优秀,不是个坏孩子。”通过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雷丹了解到,小果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其犯罪原因主要是与人发生冲突,一时激动打伤他人。考虑到小果自愿认罪认罚,司法部门认为可以对他作出缓刑三年的判决。
在之后的社区矫正期内,社工为小果量身订制了精准帮教方案,通过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安排公益实践以了解小果的思想波动,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在大家无微不至的帮助下,小果顺利通过了考察期。
“发生这样巨大的变故后,很多涉罪青少年的生活已经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如果没有人加以指导,他们很难融入社会,可能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他们其实都很聪明,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平时不被关注,没人给予指导。只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就能换来他们的真心。社工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解开心结,回归家庭和社会,重新做一个社会上的正常人。”这是雷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不变的初心和誓言。
整合社会资源,社工力量辐射襄阳
雷丹在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街道各社区走访发现,定中桥社区一些孤寡老人行动不便,为减少外出次数,常常不吃早饭,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他们身体健康。雷丹立即发动团队走访周边商户,很快联系到4家愿意提供免费面包的糕点店。从那之后,定中桥社区的孤寡老人们便有了送上门的爱心面包。
“我们注意到,困境人群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很多看似简单的事,他们往往做不到。”雷丹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社工站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和社区治理为主要服务领域,目的是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起初,部分老人对社工们还存有戒心,现在他们一有难题就找社工,平时遇到还会热情打招呼,简直把社工当成了一家人。
襄阳市乐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办至今,在三留守人群关爱、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社区治理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和社会影响,服务覆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东津新区、宜城市、老河口市的多个乡镇、社区(村)、乡镇学校。
“困境人群非常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雷丹在“百年百人•襄阳青年说”优秀事迹征集活动代表分享会上说,“把握时代脉搏,增添社会温度,我想这就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使命。”
编辑:涂传博 审编:ztt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