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社工这十年 ——让服务对象因社工而受益

 时间:2022-10-13 09:34:46来源:潍坊市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中心

2012年,自己抱着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的目的,通过了中级社工师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社工师。同年,市局党委调我到潍坊市救助管理站工作;2021年至今,负责困境儿童保护工作。这两个领域,都是社工专业主要的服务领域,自己回顾整理一些做法,请社工同仁指正。

一、运用社工知识指导流浪乞讨工作,助力“温馨驿站”建设

潍坊市救助管理站承担着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暂时找不到亲人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提供临时救助服务的职能,年均救助1000余人次。自己坚持运用社工理念,与同事们整合多方面社会资源,拓宽救助途径,为来站求助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温馨驿站服务品牌。

(一)运用个案管理模式,照亮回家道路

救助站每年都会接到很多走失人员,自己注重发挥社会工作理念,倡导对走失人员进行心理慰藉,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并根据服务对象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案工作。2015年,救助站接收一名不会说话、不会写字的多动症弱智儿童。自己和同事采用危机干预模式和个案管理模式,为其制定照料计划,到医院查体,联系康复机构为其做专业的康复训练,从起初不理我们到后来逐渐学会微笑,后来成为一名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我们本着接纳理念,为多个身患残疾、不愿说出家庭地址的受助人员,制定个案计划,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通过公安专网查询,或通过今日头条、互联网、联系乡镇及村居等多种方式,尽最大努力联系他们的家人,年均帮助100余名走失人员回到家人身边。

(二)发挥社工优势,推进救助服务质量提升

1.将业务工作与社工小组进行结合。设计一起过年小组活动。本着陪伴理念,在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和滞站的受助人员一起包饺子过年,让他们享受到家人般的关怀。设计端午节中秋节活动。节日期间组织社工,带上月饼粽子等礼物到社会福利院,与在这里长期安置的救助人员一起过节,见到我们这些老朋友,他们都很开心。

2.引入专业社工机构。2016年与社工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对遭受家暴的受助人员、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社工专业服务,提高了救助专业服务水平。2017年,开展了“关爱老人 让爱回家”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带领社工到多个社区,为老人讲解预防走失技巧,走失以后如何求助,并为老人发放黄手环,老人们非常高兴,很满意这样的活动。从2018年至今,这项关爱老人活动,经过不断完善,已成为救助站的常态化项目,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二、社工知识与困境儿童需要的精准结合

2021年,市局党委安排我到新成立的儿童保护科工作。儿童保护科主要负责对全市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保护、帮扶服务工作。针对儿童的不同需要,自己和同事们积极发挥社工作用,打造项目化服务,让困境儿童享受更精准更专业的社工服务。

(一)“金禾成长计划”项目,打造“社工+”立体化服务

1.创新“3456”儿童社会工作模式。自己带领承接项目的金阳公益社工,通过“七色光”七个子项目开展活动,一对一建立个性化档案,开展对困境儿童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打造“金禾”成长计划的品牌效应。以社工义工双工联动的力量,助力困境儿童成长成材,绽放七彩人生。

2.开展“鸿雁陪伴”结对活动。组织198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79名儿童开展“鸿雁陪伴”活动。通过微信电话交流陪伴、入户探访开展社工专业服务,物质和精神双向帮扶,困境儿童产生良好改变,取得明显成效。组织金阳社工到困境儿童家里,入户送去关爱,秉持接纳、尊重、同理心等专业社工价值观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开展个案服务。

3.七彩圆梦营助力困境儿童快乐成长。今年暑期,项目组设计了夏令营活动,40名困境儿童开心度过了营期生活,跟随老师学习影视赏析、激光切割、面塑、地震消防、晚会等实践课程,让孩子们融入到爱的集体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锻炼一技之长,并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心心向荣”项目,保障困境儿童心理健康

“心心向荣”项目,注重从心理角度提升困境儿童的抗压能力,缓解他们的焦虑,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1.创新“线上”服务,缓解居家之忧。在疫情期间邀请中央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图南老师,推出两堂免费心理在线直播课(疫情中如何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中高考考生心理减压),两次授课辐射人群超7000人次,聚焦疫情期间孩子们和家长常见的问题,助力他们共克时艰。

2.开展“线下”陪伴呵护,建立信任关系。“五一”、端午节期间开展入户心理陪伴活动,深入了解困境儿童的心理诉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首诊追踪负责制,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的理念,并利用热线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让咨询师与重点跟进的46名儿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3.开展同质性小组,解决原生家庭问题。为发挥“心心向荣”项目的最大功效,自己与项目组老师协商并全程参与,为20名存在原生家庭普遍性、同质性问题的困境儿童,开展了6次小组活动。通过“熟悉彼此”“拓展训练”“音乐心理剧”“催眠疗愈”“人际关系”“分享总结”六次主题小组活动,帮助困境儿童逐渐释放各方面的压力并疗愈自己,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努力实现与家庭和解。

三、扎实推进社工专业的实践与研究

(一)做一名社工领域的实践者

十年来,社工知识伴随着我的进步,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各项工作都贯穿社工理念。在运用社工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自己日益感到“本领恐慌”,于是学习了社会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先后取得了中级社工师、三级心理咨询师、全国社工初级督导,2021年通过高级社工师笔试。在工作中,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所从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儿童保护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探索。2017年参加全国督导培训班,师从香港督导陈凤莲老师,学到了专注、认真、务实的督导风格。在民政部2017年底发布个案、小组标准后,带动单位社工按标准运用于实务工作,2018年获评“潍坊和谐使者”。

(二)做一名社工领域的研究者

在社工研究方面,2019年参加山东省民政厅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专业社工支持民政基层党建研究——以潍坊市直民政系统为例》获三等奖;2021年主持了《乡村振兴服务中社会工作应用研究——以潍坊市昌乐县为例》的课题项目;2022年主持了《困境儿童社会工作项目的实践与研究——以潍坊市困境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例》等有关课题。在今年潍坊市社工协会组织的和谐使者公益讲堂中,自己积极参与,助力社工站和未保站建设,与社工同仁作了《社工站建设与个案的标准化书写》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与社工站建设》两次交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往昔,历历在目,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社工优势,以“人在情境中”为视角,运用社工知识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服务方案,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各具特色的小组及社区活动,让社工专业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体,为潍坊社工增添新篇。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