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amp#8226 陕西篇 丨三秦大地上慈善社会工作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2-08-18 12:12:55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微57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十年间,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年来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陕西省在认真总结2008年全国首单救灾信托经验的基础上,鼓励信托公司、慈善组织大力推动慈善信托备案工作,截至2022年7月底,;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自2018年底开始,陕西省,同时推动建立慈善学校、慈善广场、慈善公园、慈善小区等;全面推进慈善标准化建设,成立了陕西省公益慈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创造性组织“社会组织合力团”参与脱贫攻坚,全省13770家社会组织围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开展扶贫行动,累计投入资金53.6亿元,帮扶贫困群众428万人;建立农村“爱心超市”助力脱贫攻坚,坚持把爱心超市作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树立文明村风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劳动光荣、保护环境、孝老爱幼等精神文明评比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良好品德。

十年来社会工作追赶超越。

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底全面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度,其中西安市5个社工站打造2.0版本,专业社工入驻,制度规范管理,专业服务有序开展,带动社区社工室发挥作用,开展“五社联动”项目;注重扩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每年专门就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进行动员,,连续多年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前列;推进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体系建设,自2021年开始,全省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待遇按照“三岗十八级”执行,,特别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在民政业务领域全方位发挥,指导安康市旬阳县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指导宝鸡市出台《加快推进全市民政领域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将加快社工岗位开发设置纳入主要任务,鼓励各类民政服务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科室或岗位,引入社会工作服务;2022年开始采取购买社工站服务的方式,引领推进“五社联动”,在全省31个县(区)推进试点,为特殊群体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助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也开启了慈善社工融合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18094541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社区社工室开展亲子小组活动

十年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法规政策体系的有力保障。慈善领域,

陕西省坚持依法规范慈善活动,谋划以政策法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为全国第5家出台地方性慈善法规的省份。同时,注重健全完善配套措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三秦慈善奖”举办三届,激发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慈善事业;省民政厅印发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规范慈善信息公开行为;民政、财政、税务联合推动激励优惠政策落实,全省共有431家社会组织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2012年省政府出台《陕西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参加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的,笔试成绩加10分”。

十年成就的取得,是组织领导效能的具体彰显。社会工作领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五社联动”试点任务列入《2022年度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将社工站建设任务纳入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使“五社联动”试点和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各级民政局长“一把手”工程。省政府依托“中华慈善日”“陕西慈善周”等主题活动,每年举办慈善晚会,讲好慈善故事,宣传慈善典型,表彰公益慈善先进企业和个人,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营造全社会践行慈善法、营造人人向善从善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省教育厅牵头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 项目,全省教育部门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在做好思政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慈善教育,力争实现“教善一个孩子,从善一个家庭”。

十年成就的取得,是强化监管措施的成效显现。一是

注重提升慈善公开透明度,及时通过“慈善中国”平台,对公开募捐活动进行备案;开展慈善组织年度报告工作,每年全面公开慈善组织年度工作和财务信息;及时对慈善组织进行等级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注重实行抽查审计制度,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对慈善组织进行检查,有效提升慈善组织规范管理水平,特别是疫情防控捐赠活动,各级审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杜绝违规事件发生。注重联合开展专项整治,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慈善捐助失信问题和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情况进行通报,促进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增强慈善公信力和透明度,“三秦慈善”可持续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编辑:甘再松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