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社工总站|全力构建“三级十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时间:2022-06-13 10:02:18来源:腾讯网

按照省、市对社工服务体系建设的安排部署,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和各街道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系统推进社工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锦江区全力构建“三级十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高站位谋划体系建设

系统规划建设体系,一是定位清晰,站(室)职责明确。区级总站定位为枢纽+支持,发挥督导支持、人才培育、技术支持等职能职责;街道社工站定位为支持+服务,根据城乡社区需求,着力开展个案、小组、志愿者培育、站室联动等工作,社区社工室定位为服务,具体开展老年巡访、儿童保护、志愿者发掘等工作。

二是加强整合,资金保障到位。建立省级试点资金带动,整合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市慈善总会专项资金、民生微项目资金、区社会关爱援助及为老服务专项资金、街道自有资金、社区发展治理保障资金等五级资金筹措机制,整合资金共700余万元用于推进社工站(室)运营。

创新探索运营机制。创新设置街道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及街道持证社工组成的“行政+业务”双站长管理运营机制,指导协助社工站(室)运营机构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探索社工站(室)行政管理和业务运营适度分离的管理运营体系,给予专业力量充分施展空间,推动行政支持与专业服务有机融合,充分释放社工站(室)服务活力。

规范制定管理制度。为规范各街道社工站(室)运营,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开展各项社工项目,陆续制定出台了《锦江区社工站(室)职能职责》《锦江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运营指南》《锦江区持证社工考评制度》《锦江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社工站(室)阵地建设、服务职责、人员考核激励、宣传倡导、运行管理、组织实施、日常汇报等工作落实到位、有序稳步推进。

高标准推动站(室)建设

阵地建设全覆盖。充分利用街道、社区闲置资产资源,充分整合区关爱援助中心和各街道关爱援助站点,依托社区综合体、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完成社工服务站(室)阵地建设全覆盖。

截至去年底,全区以空间共享共建的思路建设11个街道社工站,76个社区社工室,落地落实个案工作室、小组活动室、档案管理室、社工办公场所等功能布局。

标识标牌全统一。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征集“锦江社会工作LOGO”,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6位优秀设计师投稿,结合锦江“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理念,突出锦江区社会工作特点,最终评选出锦江社会工作LOGO,由区民政协调经费,安排统一制作工作服,实现全区站室挂牌标识统一,服装统一。

人员配置全达标。按照《关于印发〈成都市锦江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区共有行政站长、业务站长各22名,其中业务站长11人均为中级社会工作师,每个街道社工站配备2名专业持证社工,每个社区社工室配置2名持证社工,形成稳定的社工站(室)人才队伍。参与社工体系建设的专业社工机构6个,其中5A级机构4个,4A级1个,本土孵化成立的社会组织1个。

高要求落实专业服务

三个“明确”推进服务精准化。一是明确“为谁服务”,确定服务需求。各社工站点以社区为服务平台,围绕社区民政服务事项及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相关工作,开展需求调查,制定需求清单。二是明确“谁来服务”,建强服务队伍。按照“外引内激”的思路,引入有经验的社工机构及专业人才。目前该区社工体系建设有5A级社会组织2个,4A级组织3个,专业社工人才174名。锦江区根据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发布对持证社工考核机制,着力激活现有持证社工资源,增强在地专业力量。三是明确“谁来补充”,形成联动常态。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慈善资源是服务开展的补充力量,锦江区培育了一批有能力、有意愿参与服务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目前锦江区统一在册志愿者队伍共计1800支,注册志愿者15000人,“春熙嬢嬢”等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凸显。

百花齐放推进服务个性化。“一站一特色,站站不相同”,各站(室)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春熙路街道社工站创新的“345”社工站建设模式组建了商企联盟,有效整合在地商企资源;锦官驿街道社工站的“慈善+社工”模式,形成了基金筹集、使用、反馈、服务的工作闭环;锦华路街道社工站的“五社联动”,为构建锦江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提供了实际案例。老年巡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专项服务成为社工体系建设中的特色项目,将服务切实送到有需求的居民身边。

科技助力推进服务智慧化。研发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点单、接单、排单、派单、记单、评单的智慧化服务管理流程;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对象实现点单、接单、评单流程管理,持证社工实现接单、服务开展、记录、审核、审批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促进社工站(室)运营管理提质增效。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