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您帮忙,我真就把孩子生家里了。我已在通州妇幼(保健院)顺利生下一个孩子,感谢感谢。”4月27日凌晨4点多,通州区杨庄街道社工周羽丹收到了一位新晋妈妈的微信消息,半个多小时后,彻夜忙碌的她才看到了这则信息。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4月26日傍晚,靓景明居小区一人初筛阳性,小区临时封闭纳入管控区,社区马上开会明确了居民紧急就医情况流程。没想到当晚12点多,紧急就医需求就出现了,周羽丹立即按流程申请闭环120,帮助孕妇及时出小区,前往医院顺利生产。
3月已掌握孕产妇名册和预产期
周羽丹是靓景明居社区的社工,43岁的她已经在社工岗位上工作了7年。作为靓景明居小区19号、24号楼的楼管,以及16号、25号楼的代管楼管,她的“管辖范围”包括4栋楼、约800位居民。
今年3月,个别省份防疫形势紧张时,杨庄街道就出台了应急方案,重新完善特殊人群台账,了解是否有人员增减和其他变化信息。“之前我就登记过孕妇的情况,我负责的4栋楼中有三位孕妇,这次我又挨个打电话问了大家的预产期。”
4月26日下午,小区居民正按照全市防疫要求,进行区域核酸检测。周羽丹看到一位孕妇也在排队,赶紧上前,打算为她安排绿色通道,一聊才得知,她正是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居民崔女士,预产期是5月初。当时,这位准妈妈说排队的人不多,无需特别照顾。周羽丹便把联系方式给了她,让她有情况随时联系。“我特意嘱咐她,有急事千万要打手机,因为小区临时封闭、工作太忙,可能不能及时看微信。”
孕妇预产期提前,社工申请闭环120送医
当天傍晚时分,社区正式通知居民,小区中有一人初筛阳性,要临时封闭等待复核。周羽丹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晚小区有不少外来滞留人员,有隔壁小区来做核酸的居民,有来小区看望朋友的访客。“小区里有家幼儿园,大概二百多个孩子,有的人家不住在我们小区,家长来接孩子,也因临时封闭滞留在这里了。这些人员都需要社工安抚和照顾。”
“周老师,我这边见红了,有宫缩,想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什么情况……”4月27日凌晨12点多,正在忙碌的周羽丹收到了崔女士的信息。“这是临产征兆,预产提前了。”周羽丹赶紧停下手头的活,第一时间让孕妇家属收拾去医院所需的衣物用品。同时通知社区防疫专干,按照管控区就医流程申请闭环120送医。
她说,小区宣布临时封闭后,社区就马上开了会,明晰了居民紧急就医情况的流程。“我生过孩子,所以知道孕妇当时的情况,她随时有可能生产,所以我特意和防疫专干叮嘱,这个情况特别紧急,请120一定优先处理。”
“见微知著,北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疫情”
杨庄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人员朱依林一直负责闭环转运就医工作,得知靓景明居小区封闭管理的当晚,他就来到社区居委会,以备不时之需。周羽丹联系他时,他就在现场。
据他介绍,这一程序需要居民填写两张单子,一个是居民情况说明,一个是闭环转运就医申请单,居委会填写确认后,再上报到他这里,由他联系对接医院并上报相关部门联系120。“特别紧急的话,居民可以先把姓名、住址等信息报给我,我先联系对接医院,再由医院联系120,事后再补单子。”
此次崔女士的情况,并非是朱依林首次联系闭环转运就医工作,却是最紧急的一次。他一直在和对接的潞河医院人员保持联系,时刻了解出车情况、大概多长时间能到小区等信息。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救护车及时赶到,将孕妇送往医院。
第二天,新妈妈顺利生产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昨天中午被医院通知时间还早回家待产,下午小区出现阳性病例只进不出,凌晨多亏居委会紧急联系120,3个小时后小王子平安降生。”
这位居民由衷感慨:从居委会到闭环120,再到医护人员,整套流程无缝衔接。见微知著,北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疫情。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