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抓培育 “项目+”抓扶持 “社区+”抓服务 嘉善县创新机制 推进志愿服务

 时间:2017-05-02 12:26:41来源:中国社会报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扎实做好“社工+志愿”“项目+志愿”“社区+志愿”,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培育机制、扶持机制和服务机制,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力壮大了志愿者队伍,扩大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

突出“社工+志愿” 建立培育机制

作为浙江省首批“三社联动”示范观察点和省级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示范观察点,近年来,嘉善县坚持以“三社联动”为核心,以发展“社工+志愿者”队伍为支撑,以全面实施“社工+志愿者(义工)”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四进”公益服务为抓手,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工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建立“社工+志愿者(义工)”联动机制,深入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和志愿义工服务协同发展。

同时,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社会组织扶持激励办法》《社会工作人才扶持奖励办法》《“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工作办法》等配套政策文件,大力发展壮大社工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县已建社会组织374家,其中社会团体17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04家,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全县拥有持证专业社工589人,其中社会工作师234人、助理社工师355人;已在民政系统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到1300多人。创新打造了嘉兴市首条“公益街”——“善人家”,整合培育发展中心周边老年大学、行业协会以及“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等各类资源,建设“善银行”“善工场”“善立方”等特色公益服务平台,目前已带动20多个社会组织、500多名志愿者(义工)参与公益活动,已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服务达8000多人次。

突出“项目+志愿” 健全扶持机制

近年来,嘉善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的工作意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暂行办法》《公益创投项目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在加快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和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的同时,动员和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全县绝大多数社会组织已开始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参与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保障、妇幼保障、养老救助、司法矫正、养老服务、救助帮扶、双拥优抚、平安建设等30多个方面。同时,县民政局连续举办了三届公益创投活动,投入公益创投资金110万元,资助61个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还大力培育了如嘉善亚飞保洁服务中心、“致恺”和“致和”社工服务社、“和阿姨”工作室等一批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承担政府购买服务或义务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并已在群众中形成了服务品牌和影响。

今年,嘉善县政府还公布了第一批《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具体事项目录》,确定县级30个部门、250项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事项清单,并组织全县389家社会组织开展资质审核,95家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进入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此举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全面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突出“社区+志愿” 完善服务机制

组建嘉善县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拥有349家加盟服务者和150多名志愿者,主要为全县城乡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活家政服务。2016年,中心共受理和服务城乡居民求助64616件次,经对居民100%回访,满意率达到99.99%。中心还大力开展惠民服务活动,2016年共举办志愿服务活动25场次,现场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水电维修、门锁修配、管道维修、房屋工程、血压测量等免费服务以及各类相关政策的咨询服务,参与活动志愿者387人次,服务群众4500余人次。中心还与县老干部局紧密合作,连续三年推出“家政服务券”,为离休干部提供各类家政服务,得到老干部一致好评。同时,针对当前老年群体在生活照料、上门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关爱帮扶、家政服务等方面有较大服务需求的现状,及时组织589名持证专业社工、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500多名加盟者(志愿者)和备案的1285个社区社会组织的社工(志愿者),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常态化服务。

同时,县委组织部和团县委还依托96345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总站,并明确组成人员、成员单位职责,开展实体化运作,积极打造“善行先锋”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有效发挥党员志愿服务“正能量”。目前,已建有党员志愿服务分站17个,服务站点125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23个。2016年以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城乡环境百日攻坚、“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全县共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563场次,累计服务城乡社区居民2.2万多人次。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