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3月,珠三角各地都是社工宣传活动。但是让人非常不安的是,现在什么社会服务都言必社工,好像社工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做,同时,除了社工,社会服务就没有其他内容了。无限放大社工的功能,这对社工行业和社会服务都绝非好事。
昨天笔者冲着观看一位社会学家的风采,参加了珠三角某地组织的一个社会服务规划的政企对话活动。笔者关注残疾人和独居老人的社会服务,本来以为这个规划会谈及这些内容,怎料到整个活动谈的都是社工机构,人才问题也只是谈社工人才问题,完全没有触及笔者关心的几个主要的弱势群体的服务问题。这叫社会服务规划,不是贻笑大方吗?
那位社会学家很厚道,没当面点破组织方搞错概念,但笔者觉得还是需要与这个活动的组织方商榷一下社会服务的概念是什么。从福利政策的角度来看,服务是相对于现金的一个福利提供方式。可以按服务对象的不同将儿童,青少年,老人,残疾人等分为不同领域,也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分成不同类别,比如康复护理,心理辅导等。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充其量就是其中一种社会服务的类型,对于用这个方式来提供服务的群体,社会工作就是一个职业。仅此而已。
听这场政企对话有个感觉,好像在这几年推出社会工作之前,中国就从来没有做过社会服务,只有组织方要规划的社会工作算社会服务。这是对原来就有并且到今天为止还是占了很大比例的传统民政工作的不尊重。比如说,给残疾人的服务,给老人的服务,就不是社会服务?养老院的护工,康复医院的康复师,他们难道都不是在为社会服务做贡献?坦率地讲,如果说现在缺社工,很多在真的社会服务领域奋战的人会说,现在真正缺的是护工。麻烦这场活动的组织者去一线看看,多少助养残康的服务招不到护工,护工还是社会服务的刚需,没有护工做最脏最累的工作,其他的服务都没法锦上添花,别瞎操心什么社工不足了。
这种把社工等同于社会服务的概念混乱,带来的最不好影响,是把社工当成万能,好像什么事社工都能解决,而且是独立解决。比如这个活动组织方自诩的禁毒服务,居然打算找一大批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去辅导吸毒人士。先不说这个服务对于服务提供者而言多么危险,更加重要的是,禁毒服务本身是一个需要多层次介入的服务。在发达国家,这件事需要警察、医生等专业群体配合社工一起去做,不可能让没经验的社工上,而且还是单干。
把社工等同于社会服务,可能跟一些行业内心态有问题的个人为了追求话语而不顾一切有关。笔者看到几个有点年资的社工行家给政府出这些主意,但是他们自己却早早退出了服务的一线,一边唱高调叫别人做,一边自己在一些“二政府组织”里养尊处优。这里笔者不敢呼吁这些人勿忘初心,只敢跟他们说有很多事需要同理心,换了当年刚入行时前辈们这样忽悠你,你会怎么想?社工行业的同行,在给政府建议时一定要有操守,不是什么建议都可以给,更加不是给点钱就什么都赞成。真心建设社会服务,就得说一句,社会服务除了社工还有很多内容。真心爱护一线社工,还得说一句,社工不是万能的。
公益观察杨德(广州学者)
编辑:涂传博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