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风景独好中蕴藏的致富路

 时间:2016-09-12 23:48:33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刘慧、齐中熙)在武陵山区深深的山脉里,满眼所见都是绿。这里世代生活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何让这片独好的风景真正成为各族百姓手中能捧牢的“金饭碗”?旅游扶贫正在给出一种答案。

  一排排整齐的侗寨、一串串动听的侗歌、一支支美妙的侗舞……走进铜仁市寨沙侗寨,每个游客都会立刻被侗族老乡的热情感染,不由自主地沉浸到这秀丽的风景当中。

  53岁的夏道群在侗寨中经营了一家叫做“桃园山庄”的农家乐。他告诉记者,以前寨沙的日子真是不好过。每家每户只能在不多的耕地上种些稻谷、玉米、红薯,维持温饱就是大家的头等大事。

  其实,寨沙侗寨一直守着一座“金山银山”——梵净山。

  作为贵州独特的地标,梵净山一直以其原始和神秘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老夏肯吃苦,曾经在梵净山抬过8年滑竿,靠卖苦力补贴家用。

  “当时看到在景区里面经营的商户很快致富,我也好眼馋啊!”老夏苦盼的机会终于在2009年来到他的身边。

  发展侗寨乡村旅游的提议一出,好多村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么搞能成吗”?听说了银行给村子发展旅游提供专项贷款,本来就过着“拆东墙补西墙”日子的大伙更加抵触。

  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的老夏决定“破釜沉舟”,咬咬牙贷款5万元,成了村子里第一批开起农家乐的“傻大胆”。

  “说实话,心里挺没底。”结果,老夏的“冒险”成功了。他不到三年就还清了贷款,桃园山庄现在每年可以给老夏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寨沙村村委委员夏德发见证了整个侗寨蜕变的过程。他介绍,政府不仅给“老夏们”提供各种补贴,还对农家乐经营户前期创业实行“保姆式”扶持。“以前,寨沙真是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夏德发感叹。

  现在,寨沙的家家户户都发展起了农家乐。2015年,整个侗寨全年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35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梵净山旅游环线,像寨沙这样靠旅游脱贫的村寨还真不少。据统计,在梵净山环线从事旅游餐饮、住宿接待服务的农户有1200多户,贫困人口直接就业达到3000多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达8000余人。

  铜仁市常务副市长皮贵怀表示,旅游扶贫正在扶贫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将努力实现到2020年通过旅游扶贫带动10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花垣县十八洞村以前是一个深藏武陵山区,穷得叮当响的苗寨。

  村支部书记龚海华从2011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十八洞村当起了村官。回忆起刚来的情形,龚海华印象最深的就是寨子里弥漫着一种“低气压”。

  “当时大家走出寨子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十八洞的。因为穷,没有姑娘愿意嫁到村寨里,30岁以上的男青年有三十多个都没找上对象。”龚海华说。

  尽管地处深山,耕地稀少,但是十八洞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得好,森林覆盖率高,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给十八洞带来了告别贫困的契机。

  近几年,十八洞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在青山绿水之间逐步摸索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现在我们十八洞也玩起了私人订制,让游客们在玩的同时还能认养自己的桃树,摘自己桃树上的果子。”龚海华介绍,村里给每家每户冬桃10棵、黄桃10棵,以每株桃树一年418元的标准进行公开营销,对认购人发放“十八洞村荣誉村民证书”,免费参与十八洞各项活动,联动湘西周边重要景区旅游门票减半甚至免票优惠。

  龚海华告诉记者,发展旅游之后,十八洞村民的收入两年翻了一番,预计3年后每户每年毛收入达5万元以上。

  钱袋子鼓了起来,十八洞村民的精气神也足了。从垂头丧气到挺胸抬头,村民们现在都以十八洞为豪,走到哪都会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来自十八洞。

  “现在姑娘们也愿意嫁过来,三十多个大龄青年已经有7个脱单啦!”龚海华笑着说。

  “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约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到2020年,我国计划再带动全国17%贫困人口(约1200万)脱贫。(参与记者张玉洁)

编辑: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