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哀思渐长。生老病死是逃不开的人生,在生命终结之时,温暖的回忆、温情的告别,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激励。近年来,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殡葬服务领域,在丧亲家属心灵抚慰、殡葬职工心理援助、生命教育拓展服务以及文明殡葬宣传倡导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推动人文殡葬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去感受一下社工的别样温暖。
实务探索
别,如秋叶之静美——社会工作整合性介入殡葬服务探索
生离死别是人生的重大创伤事件,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一直避讳的死亡事件面前,丧亲家属往往必须面对痛彻心扉和宣泄渠道不多的处境。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背景下,失去亲人的伤痛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得以修复。而且,当代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以小家庭模式为主,这也使丧亲家属背后的家庭支持网络逐渐削弱。
社会工作介入殡葬服务,不仅能够陪伴丧亲家属,帮助他们应对治丧事宜,还通过回顾生命历程、整理亲属与逝者关系、处理丧葬习俗引起的矛盾等,使得丧亲家属能够从容面对和正确理解死亡事件,带着思念和期许开启未来生活——这得益于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冬青社工”)在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内开展6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整合性殡葬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及时回应服务对象当下需求
医生预测身患晚期癌症的雷先生生存期限不足一周,让其妻魏女士开始准备“身后事”,但魏女士从未了解过治丧关事宜,又一直在医院照顾丈夫无暇分身,于是,她通过电话求助驻殡仪馆服务的冬青社工。社会工作者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魏女士详细介绍治丧流程、殡仪服务内容、相关注意事项,指导魏女士如何面对即将与丈夫告别的事实及如何告知8岁的儿子。雷先生去世时,社会工作者与殡仪馆车队工作人员一起到达医院接运雷先生遗体,同时疏导魏女士的焦虑和悲伤情绪。因魏女士与丈夫做了较好的生前告别,在治丧过程中,她情绪较为稳定。魏女士说:“对丈夫没有什么遗憾,丈夫去世前也说自己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丧亲家属面临至亲去世时,最迫切的需求是如何办理逝者的“身后事”,社会工作者熟悉治丧服务流程和事宜,因此能够及时回应丧亲家属当下的需求,协助丧亲家属办好治丧事宜。同时,这也是快速建立信任关系,为后期服务打下良好基础的铺垫。
始终围绕以人为本开展服务
由于母亲从检查出患病到死亡只有两个月,李女士一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在殡仪馆治丧期间悲伤情绪较为严重。社会工作者引导李女士不断向他人重述母亲患病到去世的过程,与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一起回顾母亲的生命故事,同时安排李女士在母亲火化前进行话别并在追悼会上将未来得及和母亲道别的话说出来,使得其悲伤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父母去世还会成为刺激子女早期亲子关系重现的导火索。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李女士与母亲的早期依恋关系属于不安全型,母亲的去世激发李女士不断回忆之前与母亲的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稍有压力,即重现与母亲的相处模式。社会工作者因应介入,与李女士一起梳理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关系,引导其审视现在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在内心与母亲和解,完成整合生命的过程。
冬青社工在驻殡仪馆服务过程中面对生活环境、教育背景、职业背景、性格、人生阅历等差异巨大的服务对象,逐步梳理出不同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并归纳出始终围绕以人为本开展服务的宗旨。社会工作者关注丧亲家属的问题和需求,以丧亲家属为本,理解其面临至亲去世的悲伤和治丧事宜的焦虑的状态,接纳每个丧亲家属面临亲人去世时表达悲伤情绪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并不断加强对悲伤抚慰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充分内化殡葬地方习俗意义
了解殡葬地方习俗来源及其意义,恰当地与殡仪馆殡葬礼仪进行结合内化,为丧亲家属提供“科学的、合理的”解释,能够对殡葬工作的和谐推进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冬青社工积极开展介入服务,不断进行探索的层面。
在重庆,有“配偶去世,在世的一方不参与治丧,否则会影响再婚”的殡葬习俗。白女士因病去世,丈夫坚持在殡仪馆为其守灵。家中长辈遵从地方习俗,反对李先生这样做。白女士的女儿李女士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因对此习俗非常不赞同,尊重父亲的意愿,而与家中长辈产生隔阂,心绪不宁。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向李女士详细介绍出殡仪式过程,并引导从其父亲的身体和心理角度分析父亲出席出殡仪式可能出现的状况,同时对殡葬习俗持中立态度,让李女士和父亲共同决定是否出席出殡仪式。
殡葬绕不开传统习俗,一些殡葬习俗具有一定的悲伤抚慰意义,一些殡葬习俗却带有负面的引导。冬青社工充分了解殡葬习俗,内化殡葬习俗的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服务过程中向丧亲家属解释习俗背后的意义,让丧亲家属选择是否遵从。实践中,保持价值中立和案主自决原则,详细解释和澄清案主的疑问,充分尊重案主的选择,往往能够有效化解治丧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从逝者临去世前经由治丧流程讲解和悲伤抚慰等多角度介入,到遗体接运、手续办理、治丧守灵、追悼会、出殡火化、骨灰寄存全程陪伴丧亲家属完成治丧事宜,同时追踪跟进丧亲家属回家后状态,提供相应抚慰和支持服务,冬青社工通过一系列服务实践的探索,建成了集陪伴、安抚、调解和发展性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殡葬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冬青社工将进一步精化介入流程、方案和技巧,并摸索继续拓展延伸服务的路径,为殡葬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提升持续努力。(胡玲)
社工手记
我是一名社工,不过我的岗位不在大家熟悉的社区、学校或医院,作为四川省宜宾市殡仪馆的社工,我的服务对象是丧亲家属,倾听他们的哭诉和对亲人的思念,为他们提供哀伤辅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走出悲伤,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在殡仪馆工作,每天面对的就是生离死别,从来到殡仪馆的第一天,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深知要想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好,不但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还必须全身心投入,对来办理丧事的家属察言观色,为有需要的家属提供服务。
还记得刚到殡仪馆上班不久的一天,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妇相互搀扶着走进了接待大厅。他们在这里读书的儿子因车祸去世,他们从外地赶来辨认遗体。两人满面悲痛让人揪心。去往悼念厅的路上,这位母亲泪流满面,不停地念叨唯一的儿子懂事听话,平时都不出学校,想不到在学校里被酒驾的车撞了。那种悲伤和绝望让她身体瘫软无力,需要我和她的丈夫搀扶行走。我认真地听着这位母亲的诉说,并时不时轻拍她的肩膀给予安慰。当看到儿子遗体的时候,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父亲也开始流泪哭泣,母亲则趴在冰棺上号啕大哭,直至哭晕了过去。那种场景即使见惯了生死的殡仪馆工作人员也不禁动容,但我知道自己不能跟他们一起沉浸在悲伤中,而是要帮他们把悲伤的情绪宣泄出来,再给他们以温暖的抚慰。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把夫妻俩扶到了休息室,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尽情宣泄悲伤。过了一会儿,那位母亲稍稍平静了一点,开始给我讲她儿子以前的事情,给我看手机里儿子的照片,我则不时地给予回应,夸她儿子优秀,也顺势开导她要站在儿子的角度想,儿子肯定希望爸爸妈妈好好地活着。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用力抓着我的手,仿佛我就是她的救命稻草。
当天晚上,我一直陪伴着这位母亲,直到她睡着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二天,我又陪他们办理各种丧葬业务,和同事一起为小伙子提供遗体服务,尽量把他的脸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离去前,夫妻俩对我们一再表示感谢,我也再次表达了希望他们好好生活的愿望。
在殡仪馆做社工,我不仅为丧亲家属做哀伤辅导,也会为有需要的同事做心理辅导,并组织开展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让他们舒缓心理。有一位同事从小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他非常敬重自己的父亲,每次说起他父亲都是很自豪的样子。在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后,他整个人就变了,沉默寡言,很消沉,工作经常出错,下班也不像以前那样直接回家,而是到网吧打游戏直到很晚。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联系他,陪他聊天,了解他的心情。他说,接受不了他敬重、依赖的父亲的离去,现在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很孤独,所以放纵自己,慢慢地就意志消沉了。我对他进行了开导:父亲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存在这个世界上,父亲肯定不希望他这样放纵自己,肯定希望他好好活着。我经常找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动员其他同事多关心帮助他,使他感到温暖,下班后陪他做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等等。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的这名同事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
由于殡葬事宜的特殊性,在这里开展社会工作很困难,但对于很多家属尤其是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家属来说,在殡仪馆办理丧葬的时候常会出现情绪失控、过度悲伤的场面,这时就需要社工主动去作为。三年的工作,对逝者亲人的服务让他们从悲痛走向平静,我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工作的价值。工作中有酸甜苦辣,有朋友的疏远,也被逝者亲人骂过,但我无怨无悔。
社工虽然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有需要的人群得到帮助,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廖义琴)
各地动态
湖南省长沙县:湘龙街道社工参与殡葬改革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
4月2日上午,湖南省长沙县湘龙街道联合湘滨社区在步步高前坪开展以“殡葬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为主题的殡葬改革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传车循环播放着殡葬改革、清明文明祭祀倡议等宣传录音;居民群众踊跃签名以表达拥护政策的决心,街道团工委、社工站组织志愿者发放殡葬惠民、移风易俗宣传手册以及文明祭祀倡议书;开展有奖问答互动活动。
山东省济南市:社工开展“红色礼仪”服务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革命烈士陵园社工工作室开展了“红色仪礼”服务。“红色仪礼”是济南革命烈士陵园与济南社工协会联合策划和运作的服务项目“红色社工”之子项目,主要为入园参观学习、祭扫悼念的单位和团体提供仪式、程序方面的引导服务。除此以外,“红色社工”还包含“红色志愿”“红色故事、史料征集”等服务内容,旨在利用社工的专业优势,助力园、馆等各项服务活动的开展。
广东省梅州市:社工参加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和座谈会
3月31日上午,广东省梅州市殡仪馆举行以“敬畏生命、故有所尊、绿色殡葬”为主题的梅州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并召开座谈会,该市、区人大代表、嘉应学院医学院师生、西郊和金山社区的社工、志愿者和市民等60多人参加活动。
四川省仁寿县:社工参与文明祭扫宣传倡议
近日,四川省仁寿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社工和志愿者分别在九龙广场、飞泉山公墓和虞丞公墓,展播清明文明祭扫公益宣传片、发放平安文明祭扫倡议书、开展鞭炮纸钱换鲜花和平安文明祭祀公开签名活动,倡导市民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诵读祭文、朗诵家规、网络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争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环保祭祀的先行者、节俭祭祀的带头人、安全祭祀的引导者。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