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少一些痕迹主义,让社工专注于专业服务

 时间:2019-02-28 10:33:34来源:社工中国网

2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陶然亭街道办事处座谈,在听取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孟锐书记反映基层工作存在痕迹管理的现象时,他说,要为基层干部减负,让他们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

蔡书记的话,对于一线社会工作,同样有警醒意味。用好痕迹管理,警惕痕迹主义,才能为社工减负,把专业社会工作做出实效。

痕迹主义一词源自痕迹管理。“痕迹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绩效考核手段,多被党政机关采用,每个单位、每位干部,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开展工作,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展现出来。痕迹管理出发点很好,但如果被应付、滥用、乱用,就容易滑向痕迹主义,需要警惕。

专业社会工作多采用项目化管理,因此,项目运营和项目成果都需要“处处留痕,有据可查”。因此社会工作很重视把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保留下来,这样能全面追溯项目执行情况和检验项目成果。

适度科学的留痕,有利于政府、第三方监督购买的服务项目,有利于社工机构控制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项目成本;有利于社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分享成果。但过度评审、繁琐流程、复杂台账、无谓评比等都会让留痕成为社工的负担。

从目前的政购项目来看,痕迹管理也是很大一块管理成本。具体落责社工身上,他们为了保留痕迹,花掉不少精力和时间。项目前的各种项目书、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项目中的活动策划、会议纪要、新闻信息;结项时的报告、财务报表、PPT、成果视频等等,没有一项是清闲活儿。

一些工作扎实的社工,他们为年终评审所准备的纸质材料摞起来就厚达几尺,十几斤重,男社工搬起来都吃力。一些大项目的电子材料,加上图片视频也有几个G的容量。这些证据既是政府购买项目的硬性要求,也是社工在项目中的艰辛付出的明证。

有些留痕工作是必须的,而且很重要;有些留痕就过于形式、重复,意义不大。从要求留痕方,包括政府、第三方、社工机构等的角度来说,就要从社工的处境出发,以人为本,以专业工作为本,适度科学的设计专业社会工作的留痕工作,做到删繁就简、精减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

而社工本身也应该高效利用时间、善用管理工具、熟习各种留痕技能,熟能生巧,巧而后快,留痕工作效率高了,自然就能留出更多时间专注于专业服务。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