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美东工业园社工站,谭月慧、冯健波等广州同心社工正带着“小候鸟”们一起DIY烘焙蛋挞(本版图片据《信息时报》)
广州市建设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正向一位长者解答配餐问题
雨天里梅花街社工前往探访一户低保家庭
广州市各街道片区共有188个社工服务站(家综),以及15个社会工作专项服务项目,年服务近300万人次。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广州社会工作服务开始升级为“3.0版本”,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同时,突出辖区居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等。
广州是全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行地,多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做法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借鉴。2018年12月18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和中国社会工作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工作广州培训研讨会”(简称“研讨会”)将首次落地广州举行。
全新启动“113X”服务模式
据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工作就在广州萌芽。经过项目化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试水”(1.0版本),“综合+专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专项服务项目)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平台的推广(2.0版本),2018年,广州市进一步优化社工站(家综)服务模式,从原有的“3+X”调整为“113X”,构建“以综合为主体,以专项为辅助,以创新为补充”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这也标志着广州社会工作服务正式全面升级为“3.0版本”。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各街道片区共有188个社工服务站(家综)以及15个社会工作专项服务项目,年服务近300万人次。广州社会工作服务的3.0版本,重点在“113X模式”的架构。“113X”模式具体内容为:“1”个核心项目——强化党建引领社会工作服务,“1”个重点项目——突出辖区居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直接的社会工作服务,“3”个基础项目——夯实家庭、长者、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X”个特色项目——探索拓展多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
据了解,位于黄埔区中心城区的黄埔街社工站开展了新一轮的居民服务需求调查,并根据居民、家庭、社区的新需求,已启动“113X”新服务模式。“党建引领社工服务,贯穿于整个服务项目,是最核心的内容。依据黄埔街老旧社区与新社区相结合的特点,社工站以社区组织培育为主体,重点打造‘邻里互助’社区发展服务项目,构建社区邻里互助网络,孵化社区组织,共同解决社区最迫切的问题。”黄埔街社工站主任周晓凤解释了新服务模式中两个“1”的内容。
而关于家庭、长者、青少年“3”项基础服务的设置,社工站将每个领域划分了重点服务对象与一般服务对象,重点为“困境家庭(包括残障家庭)”、“困境长者”和“困境青少年”提供资源链接、紧急援助、危机干预、心理减压、情绪支持、社区支持网络构建等必要服务,而一般服务对象则主要提供预防性、支援性、治疗性等多样化服务。针对黄埔街老城区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陈旧,残障群体的社会福利需求较大等街情,社工站着力打造“长者安全关爱联盟”服务、“黄埔邮差行动”之沙岛历史邮寄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之图书馆运营三大特色服务,鼓励社区党员、义工、群众、企业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更有效地推动社区公共问题的精准解决。
强化党建突出群众最迫切需求
海珠区的沙园街,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7.9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5万人,辖区多为单位住宅小区,同时也有新开发楼盘和部分城中村,是典型的混合型老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12个党总支,6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约2500人。
走进海珠区沙园街的社工站,走廊、长者饭堂的墙上也张贴着党建宣传内容,红色文化氛围非常浓郁。据社工站负责人刘志超介绍,沙园街社工站实行“党代表+党员+社工+义工+居民”的联动模式,结合党代表接访基层群众、社区居民议事等平台,社区党员可以及时发现居民及社区需求,并可重点关注困境个人及家庭,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刘志超称,在实际工作中,以社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联动社区党支部,发动党员,共同介入社区公共问题,形成社区专案,有利于推动社区问题的解决。例如近年大家比较关注的旧楼加装电梯,沙园街成立电梯小组,成员有社工站的社工、社区的党员和居民代表,社工发挥专业性,链接资源,社区党员发挥积极性,通过社区搭建的居民议事厅平台,社区事社区议,“如今,我们广重社区已经成功安装36台电梯,居民都很满意。”
今年76岁的李姨表示,自己也是社工服务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来沙园街社工站,“5年多前我经历了一次大手术,度过了一段痛苦的生活, 常常感到痛苦郁闷却走不出来。后来一位老党员邻居引荐我来到了社工站,现在每天我来这里和老人一起参加活动,享受社工站的老年人康复护理,进行手工活动,中午在长者食堂吃饭。每天8点就来,跟年轻时上班一样,生活也有了寄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早已走出伤心痛苦,现在生活很开心”。
探索社区服务新路子
广州市荔湾区老城区中部的逢源街,是荔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项目的试点单位。逢源街是一个典型的居住密集、人口老龄化、困难群体较多的老城区。根据街道实际情况,逢源街以推进广州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工作为重点,提升社区为老服务水平。作为广州市最早投入使用的社工站,逢源街社工站在参与“大配餐”的服务过程中,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的新路子。
据该社工站负责人林丹琼介绍,借助“大配餐”服务平台,社工会对社区长者及其家属的情况作一个持续的观察和记录,凭借自身的职业敏感和专业素养,发掘长者的需求和潜能,对于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和隐患,尽早介入,及时解决,帮助其渡过难关,走出困境;对于普通人群,以预防各种潜在风险和困难为目标,提供事前预防性服务。
此外,社工还通过长者大配餐的平台挖掘义工资源,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组建大配餐义工服务队伍,引导义工组织餐前活动,帮助长者增进交流,为其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把长者饭堂打造成长者的家,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工站负责人表示,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社工可以将专业服务嵌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结合不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专业社工服务,推进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规范提升 未来可期
据统计,广州社工累计提供服务约2316万人次,其中家庭服务568万人次,为老服务552万人次,青少年服务451万人次,特色服务745万人次;2017年底,社区居民满意度平均提升了12.84%,达到87%。
正因为广州是全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行地,多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做法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借鉴。12月18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和中国社会工作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工作广州培训研讨会”(简称“研讨会”)将首次落地广州举行。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力争把研讨会打造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强大脑”和“广交会”。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新社工”,将设置一轮主旨发言,分别围绕“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理论创新”“供给侧下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两个论题开展主题对话,此外,还将从全国各地的优秀社工机构中选取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予以展示。
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广州社会工作将重点围绕“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开展,强化党对社会工作的核心领导,构建多元化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支持体系,加快完善住房保障、入户优待、社工薪酬、服务规范、招标指引、评估办法、监督检查等配套政策制度,以信息化助推社会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深入实施“社工+”战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优势主导型“三社联动”机制、“综合+专项”平台机制、社工+志愿者(义工)协作机制和社会工作服务嵌入机制及社会工作学术研讨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工在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治理中的帮扶、协调、倡导等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居民对社区生活的归属感、支持感与幸福感。
编辑:涂传博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