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一社区居委会成立已有30年。这期间,社区居委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区工作人员也从最开始戴着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妈,变成了现在的高学历年轻人。
最早的居委会大妈都是社区里的居民
每天戴着红袖章走街串巷,听居民唠叨家长里短,帮着解决邻里纠纷,这是很多人对居委会工作人员最早的印象。因为早期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且年龄偏大,所以就有了“居委会大妈”的称号。
今年50岁的王庆玲现在担任甸柳第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她已经在居委会工作了19年。“最早的老主任是张洪英,她和陈叶翠最早进居委会。”王庆玲说,当时两人是居委会成立时从原工作单位调来的。而其他人都是社区的居民。
“那时候大家不愿意进居委会工作,挣钱少不说,地位也不高,所以居委会一直缺人。”王庆玲记得,那时候进居委会不用考试,主任推荐到街道,条件符合就同意。“我当时比较年轻,又是大专学历,老主任就问我愿不愿意干,我说愿意干。”
1999年,31岁的王庆玲进入甸柳第一社区工作,她至今还记得当时一起搭班干活的同事们。“老主任张洪英那年60了,陈叶翠44岁,鲁丽华和刘玉美两位大姐一个50岁左右,一个40岁出头,数我最年轻。”
作为全省直选试点居民选出居委会
现任甸柳一居居委会主任刘绍霞永远记得2003年9月14日那天,那是甸柳一居作为全省试点首次进行居民直选。而她也正是通过这次直选进入一居工作,一干就是15年。
刘绍霞原是牙膏厂的下岗职工,她打听到甸柳要招居委会工作人员,就试着报了名。当时刘绍霞自身条件很优秀,年轻、大专学历、还会用电脑,通过了办事处一个简单考试之后,她进入候选人名单,也开始进入居委会帮着忙活选举的事儿。“主要就是忙着挨家挨户通知、登记,居民白天不在家,我们就晚上去,有时候得忙活到十点多才能下班。”刘绍霞说,这时她才对居委会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当时一共7个候选人,要选出5个居委会成员。”刘绍霞回忆,直选当天甸柳一居共登记选民3462人,登记户数1410户。根据相关规定,每户派一名代表参选,所以共有1410位社区居民参加了选举。
选举在甸柳一小的操场举行,当天发出选票1410张,收回选票1386张,其中有效票1376张。投票之后,现场唱票。“因为是差额选举,肯定会有人落选,所以当时还是挺紧张的。”刘绍霞记得清楚,自己得了1256票。
根据唱票结果,已故的原甸柳一居居委会主任陈叶翠以高票当选主任,王庆玲当选副主任,王艳丽、刘绍霞、姜兰清当选委员,她们五个人也组成了全山东第一个由居民直选产生的居委会。从第二年开始,社区居委会直选开始在全省大面积推广。
专业社工进驻带来新生力量
对于甸柳一居来说,2006年是具有革新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陈叶翠偶然结识了山东大学社工系教授高鉴国和香港资深社工、山东大学顾问黄智雄教授,他们给甸柳一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区管理服务理念——社工。
刘绍霞记得,为了彻底弄懂社工的内涵,陈叶翠一方面跟着高鉴国、黄智雄到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社区治理服务;一方面自己来到山东大学社工专业的课堂,当起了旁听生,并考出了“社工证”。
2008年,社工项目正式入驻一居。第一个社工项目是基爱社工带来的“关爱儿童成长”项目,主要针对低保家庭,后来慢慢扩展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现在担任山东省社会创新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燕操就是当时进入甸柳一居最早的社工之一,她回忆,刚进入社区开展工作并不容易,居民看他们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并不信任他们。“在陈主任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挨家挨户做工作,就这样一个个孩子来了,到第三年短短几天招满30个孩子。”燕操说,就这样社工在甸柳一居扎了根。
后来,社工在全济南市各区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项目入驻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各种服务。不仅是居民受益,社工还给居委会工作人员带来了专业的知识和程序。
居委会终于有了小伙平均年龄只有34岁
作为甸柳一居唯一的男性,逄博又高又壮,是一居的“体力”担当。他2015年参加工作,是甸柳一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男同志。
1990年出生的逄博在2014年报名参加了济南市城市社区居委会考试。“当时民政局组织统一考试,我就报了甸柳。”逄博说。经过笔试面试,他顺利当选居委会委员。
“选举结果出来之后,陈叶翠主任特别高兴,她跟选民们说,谢谢你们帮我留下这个小伙子。”刘绍霞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忍不住笑出声来。
现任甸柳一居居委会副主任的张梦尧本是一家报社的记者,主要负责社区新闻。“对社区工作比较熟悉,对陈主任个人魅力也比较着迷。”张梦尧报名参加了考试,2018年1月正式进入社区工作。
甸柳一居的现任“掌门人”是40岁的许蕊,有着十余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她,去年当选甸柳一居党委书记;46岁的刘绍霞是一居的老大姐,现在担任甸柳一居居委会主任;有着多年社工经验的郑少英担任专职副书记,今年34岁;副主任张梦尧31岁;委员逄博和邱月都是28岁。
“我们社区现在6个人平均年龄34岁,而且本科以上学历也占了大多数,是一个年轻、活跃的团体。”许蕊说,社区在发展,居民的需求也在发展,居委会更要与时俱进。
编辑:涂传博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