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看到,社区硬件建设全面升级,软件设施突出服务创新,各社区开展的创新服务、文体活动与居民们的笑脸相得益彰,这也是该区在全区 102 个社区实施“完美社区”建设后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他们还探索出了别具武陵区特色的“党建为统领、管理为基础、服务为龙头、治理为目标”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开启社区治理新局面
近年来,武陵区着力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重构社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重构社区三大治理主体。科学划分N 个社区网格,重构社区组织,形成能力托底、三方共治、网格联动的社区治理格局。
按照“一站一园一场七室”,即:社区工作站、幼儿园、室外文体活动场所、警务室等场所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社区基础配套标准化建设,每个社区直接用于群众开展活动的区域均达到 500 平方米以上。每个社区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构建起区、乡镇(街道 )、社区政务服务三级网络体系。
打破原有社区组织构架,在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之外,增设社区工作站,进一步理顺职责边界,优化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社区党总支牵头抓总,指导督导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开展工作,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行政性管理工作,居委会回归居民自治的本位,带领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 350 户左右为标准,将武陵城区划分为 577 个网格,将有共同居住地、共同利益关切的党员群众划分在同一个网格,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每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配备一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职网格员,基本形成“一格一员一支部”格局,搭建起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党组织设置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构建智能服务新体系
为给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他们加大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信息智能化建设。
推动服务便民,依托社会综合治理指挥平台将居民常办的民政、卫计、社保等 11 大类 30 小类事项进行整合打包,统一下放至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居民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基本资料,大小事项都能在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同时,武陵区还建立了市民电子档案,保存办事提交的常用证件信息,避免群众办事重复提交证件资料。真正实现“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推动服务精准,建立了完美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养老、托幼、助残、帮困工作提供专项服务。在完美社区服务中心,武陵区的居民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免费进行体检,并形成健康档案,服务中心的人员定期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对于社区的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中心均配送了“一键通”手机,在家中安置了远程呼叫器,一旦身体发生突发状况,一键按下,服务中心马上就可以实时定位,获取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根据病情实施精准服务。对于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二级以上的残疾人,他们还通过引入“777”等本土社会服务品牌,为大家提供家政、护理、心理辅导等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真正为困难群体解决了“燃眉”之急。
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
为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该区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从地方党委政府主导到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蜕变。以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为抓手,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推动所有在职党员到社区进行志愿者和党员身份“双登记”,党员以网格党支部为堡垒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目前,全区有 7000 名在职党员到网格报到,真正做到了居住在网格、服务在网格。
调动社会组织力量,组建了“社会动员指导中心”,对辖区内 1123 家社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将社会组织分为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类等六大类别和三级资质,每年根据社会组织的服务评价,综合评定资质等级。依托综合治理指挥平台,实现了社会组织和服务对象的精准对接,需求方仅需在平台上输入自己所需服务类型和资质,平台就能提供对应社会组织明细,供其挑选。此外,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孵化,已培育出 15 家社会组织。
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学田工志愿服务联合会”,目前已注册志愿者 7000余名。引入银行经营理念,将志愿者的公益服务以电子积分的形式存进“爱心银行”,并根据“爱心银行”的积分优先享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编辑:甘再松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