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禁毒社会组织700余家 发展禁毒社工2.9万

 时间:2016-11-11 22:42:31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

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概况和展望

国家禁毒办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就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作简要汇报发言。

一、发展回顾

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缉毒执法工作以外,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戒毒医疗、就业扶持、临时救助等工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实施和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禁毒社会工作者是以预防和减轻毒品危害为目的,运用专业的技能和方法开展工作,促进吸毒人员社会康复,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的社会工作者。

我国禁毒社工队伍建设的实践始于2003年,随着禁毒工作社会化进程逐步发展壮大。最初,禁毒社会工作者主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戒毒措施,开展戒毒康复人员在执行期间的定期尿检、日常访谈、政策宣传等工作。随着工作要求和能力的提升,禁毒社会工作者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工作手段,在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访谈教育、行为转化、情绪疏导、矛盾化解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修复家庭关系、改善生活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禁毒社会工作者积极发挥政府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作用,在做好协助管理和帮扶救助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部分涉及戒毒康复人员的法制宣传、政策咨询、舆论引导、权益维护等工作。

全国已建设禁毒社会组织700余家,发展禁毒社会工作者2.9万名。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通过政府购买项目方式,培育带动“中致社”、“自强社”、“联众社”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禁毒社会服务机构。湖北、贵州、宁夏等地通过政府购买岗位方式,打造了一批以“戒毒中心社区”、“阳光工程”、“绿荫工作室”为代表的禁毒工作品牌。

二、主要工作

从全国整体情况看,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制度保障不健全、能力素质不适应等问题。为此,国家禁毒办会同各地各部门加深经验交流共享,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加强典型培养宣传,推动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多渠道交流经验。召开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座谈会,推广先进地区政府购买服务,培养发展禁毒社会服务机构的经验做法。举办禁毒工作社会化专题研讨会,邀请有关地区、部门、高校和禁毒社会服务机构研讨禁毒社工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与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开展项目合作,结合当前禁毒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二是多方位健全体系。组织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提出禁毒社会工作者建设的任务要求。研究明确禁毒社会工作者法律地位,将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内容纳入《禁毒法》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范围。推动各地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禁毒社会工作者评价考核、配备使用、激励保障等政策。

三是多层次培训宣传。举办中国禁毒论坛、禁毒社工师资骨干培训等活动,带动各地储备师资力量、发展业务骨干1600余名。指导支持各地深化省、市两级示范创建、岗位练兵、优秀评比等工作。借助中央、各地媒体和禁毒自有媒体,加强新闻报道和集中宣传,重点发现总结典型模式、先进地区和优秀代表。

三、未来展望

去年12月,国家禁毒办、民政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规划(2016-2020年)》,提出用五年时间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齐备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今年8月,“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推进会”就这项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一是社会化引领推动。国家禁毒办、民政部会同有关部委起草了《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引导建立完善的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工作格局和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政府购买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培育、扶持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禁毒社会工作服务绩效评估,确保服务成效。

二是专业化教育培训。按照国家和省级培训师资、市级培训骨干、县级全员轮训的原则,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开发禁毒社会工作教育大纲、课程和教材,加强禁毒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上岗培训和岗位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参加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提升能力素质。

三是职业化保障发展。强化禁毒社会工作者职业保障,合理制定薪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禁毒工作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配备使用禁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研究制定禁毒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标准,形成职业水平评价和岗位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职业评价机制。

各位领导、同志们,禁毒社会工作者是禁毒工作社会化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禁毒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国家禁毒办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会同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

(本文为国家禁毒办代表在全国社会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编辑:涂传博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