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社工在专业化发展中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时间:2018-08-06 11:28:35来源:陕西民政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了30多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它在不断朝着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体制内的持证社工能发挥怎样的作用?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要求以及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简要给出几点发展建议。

社工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定位

无论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存在着怎样的差异,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被赋予了“科学”的高度,而“专业性”则是通过整个行业的“规范”、这个行业的“排他性(不可替代性)”、从业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这三个缺一不可的要素来体现的,具体表现在:社会工作的目的性是实现服务对象的“自助”。“自助”的主体是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的方法是“整合”,无论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都是立足于社会工作者这一个“支点”,来撬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实现服务对象“自助”的目标。专业的方法、技巧不是指社会工作者个个都是“超人”,什么都会,什么问题都能直接予以解决,而是在面对服务对象困难的时候,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协助服务对象实现可利用资源的最大化。

社会工作的定位,是基于“利他主义”的设定,通过专业的工作,助人自助,缓冲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助力社会和谐的新生力量。因此,它是作为一种区别于“政府”和“市场”,源自社会的“第三方力量”,服务于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政府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者,但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而这“最后一公里”,正是包括社会工作行业在内的“第三方力量”大有可为的地方。

社工发展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主导推行,岗位开发局限在民政系统,在资金支持、激励机制、待遇保障、监督检查等方面仍是空白。在考评机制方面,将持证社工增长率、专业社工机构增长率、开发社工岗位数量作为重要指标,而对社工或机构的服务能力缺乏考评,特别是广大持证社工都是非专业出身,考社工资格证的主要动力不是从事社会工作,而是聘职称的需要。因此,多数持证人员并没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

专业性方面。一个行业的专业性特征之一就是排他性,能够以专业内在的知识体系对服务对象或者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而多数体制内持证社工,他们本身就承担有行政性工作,由财政负担工资薪酬,考取社工证之后并没有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更谈不上实务经验。全日制并以社会工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专职社工很少。因此,社会工作仅作为一种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体现在相关系统当中,不是作为一种独立行业存在,排他性特征不明显。

社会共识方面。对“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社会工作来说,在新生之始就存在知晓率低、认识不足、认同感低的问题。

三个“立足”助力专业化发展

不管是在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还是在一个小县城,社会工作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何找准突破口,让社会工作逐渐受到尊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体制内的持证社工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立足本土政治环境,借政府之力促成行业规范的形成。如同2017年12月民政部发布了《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经过了包括主管方、行业组织、社工机构、社工代表、评估或研究中心等各方不断探讨形成的,最终以政府的名义发布实施,确立了此规范的合理性。所以,在各地规范的形成过程中,体制内持证社工是占优势的,他们是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清楚如何做能够为服务对象争取到最大的政策性支持,因此在整合不同利益方的观点过程中,作为政策执行者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双重身份,能够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

立足现有岗位,从体制内入手,培育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在民政系统、城乡社区的持证社工普遍缺乏一线实务经验,但是他们有用社工方法改善既有行政工作的强烈愿望,同时也符合“爱民、为民”的宗旨,因此,提升他们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由此激发其他民间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可行的。完善在编在岗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将社会工作实务成效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尝试用社会工作方法从事行政工作,扭转社会工作行政化的困局。

立足社会需求,开展多角度的舆论宣传工作。社会工作是什么,跟传统的民政工作、社区工作、志愿服务有什么不同,能给我带来什么?这些疑问是每一个首次接触社会工作的人都会有的。舆论宣传的作用就是要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得到认可,形成社会共识。因此,体制内持证社工要积极参与社工职业能力培训,通过参与优秀案例或项目评选、社工实务沙龙、典型经验推介会等方式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体制内身份被社会群众认同的优势,以点代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社会工作推介到群众中去,在群众需求基础上快速成长。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