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交流|校园“零”暴力之社工护航

 时间:2018-07-04 10:28:34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发生在校园当中的打架斗殴、抢劫、性暴力和以强欺弱等现象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校园暴力屡禁不止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密不可分。暴力只是一种表征的行为,暴力背后的原因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需要透过行为本身去发现问题的根本,这才是遏制校园暴力的关键。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校园暴力的过程中,需要遵从循微渐进、以点到面的原则,采取“受助—助人—改善”的工作模式,力图缓解乃至最终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人际关系需求。

包括同学关系、舍友关系、师生关系及亲子关系,当这些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学生不知如何处理。面对压力,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进而演变成暴力行为。

青春期教育需求。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较冲动、叛逆,一方面易与同学、老师及父母产生矛盾,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面对学习压力、异性交往、情感困惑时缺乏正确的引导,由此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不理性行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校园安全需求。

校园频繁发生欺凌、打架等暴力事件,学生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感受不到校园的温暖。因学校的心理教育不足、法制教育滞后、安全管理疏漏等原因,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低。

适应性的需求。

因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或因就读于不理想学校,或有来自社会环境、亲人和朋友的偏见,以及通过对比产生的心理落差,让学生易产生失落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另外,由于环境、学习和考试制度的变化,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易出现不适应,心理上焦虑不安。

服务实施过程

(一)初期介入:正视学生问题,提供有效支持

学生某些问题的出现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而来的。在社会工作中,“人在情境中”描述了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密不可分。社会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校园暴力的看法、校园暴力发生的情况以及发生校园暴力的个人行为与校园环境的互动关系。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校园暴力的反对意识较薄弱,多数学生在发生暴力行为之后缺乏有效的引导。滞后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制度、不良的社会风气、潮流文化的无序传播等,都是影响学生个人行为和心理健康的“罪魁祸首”。

社会工作者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利用走访宿舍、宣传活动、个案辅导等方式进行初期的介入工作。在探访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应对困难的方式,避免学生在面对一些困惑或者不良情绪时的盲目和不安。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积极关注新生的生活状况,与他们交谈,传递温暖和正能量,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促进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对于一些出现特殊困难的学生,社会工作者通过焦点访谈的方式,缓解他们的压力;如果问题非常复杂且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社会工作者则与他们约定时间,采取个案跟进。此外,社会工作者在校园内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对校园暴力危害的认识,扩大服务的影响范围。

(二)中期介入:深化校园法制建设,培养健康校园文化

守护平安校园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人生阅历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因此,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不仅需要从个体行为本身出发,还应加强个人的内心修养,让学生明白暴力与法律的关系。

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时紧扣建设“平安校园”的主题,重点培养平安校园大使,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法眼先锋”小组主要从青春期的成长教育与法治教育两方面入手,让组员增长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意识,进一步深化校园法制建设,增强校园暴力的反对力度。通过小组,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校园实践中,尤其是校园普法的活动中,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能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社会工作者还通过校园模拟法庭小组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在角色扮演、法律案例解读的过程中,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庭氛围,了解法律知识,并能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遵法、守法、用法的意义,真正做到从“做中学”,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

建设健康校园文化

校园暴力的发生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很多学校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发现,校园暴力大多数发生在课余时间或放学后。为积极应对校园暴力,社会工作者联合学校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外展活动、主题班会、讲座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又让学生明白校园暴力的危害,从而降低校园暴力发生的概率。

(三)后期介入:利用微电影、情景剧还原“暴力”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少年逐渐使用和依赖社交媒体,微信和QQ成为他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校园暴力视频通过微信或者QQ传播,学生耳濡目染,错误的行为和认知侵蚀了他们的心灵。社交媒体上的暴力行为往往被渲染得很个性出众,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为消除社交媒体传播校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社会工作者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成立了学生剧社——阳光剧社(以下简称“剧社”)。

剧社的主要成员是学生,包括行为偏差学生、个案案主以及校团委志愿者。剧社是一个行动载体,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兴趣。通过情景的排练和思想的碰撞,学生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获得了同辈的认可。对于行为偏差学生而言,他们的成绩并不理想,在班级中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思进取、不守规矩的,甚至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而在剧社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轻松,更容易被接受和接受他人。

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改写成剧本,然后排练。社会工作者联合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使剧社的作品能够在校园里公开演出,并参加比赛。校园暴力真实事件的演绎既告诫了同学们要坚决拒绝校园暴力,也促使学生从受助者向助人者转变,最终实现“受助—助人—改善”的服务模式。

评估与反思

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合。

介入校园欺凌单单从学校方面入手很难取得好的成效,需要联合家庭和社区,实现三方合作,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第一,学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并利用个案辅导和小组工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自我行为进行反思,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获得改变。第二,学校社会工作者应定期与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鼓励他们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对孩子心理的关注。第三,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与社区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合作,密切关注学生在社区的行为表现,链接社区资源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并及时向家庭反馈,做到三线联合。

改变并非改变个体。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并非个体的原因,还有其背后的故事。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可能只是校园欺凌中的“工具”,社会工作者不但需要“重塑”这些“工具”,更应该看清操控“工具”的背后“推手”,并联结家庭和社区将校园暴力的根铲除。因此,从微观方面的介入手法所取得的效果,需要从宏观方面进行巩固。

注重建立及发展学生的强项。

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己的潜能及强项,协助他们在朋辈中建立自信心,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关注学生在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心理、人际和价值观的变化,借助群体的力量,为其建立互相支持网络,通过支持和关怀,缓解他们焦虑、不安的情绪。利用合适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自我优势,学会尊重他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