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到2014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因为吸毒,47岁的王燕萍先后被警方处理4次。吸毒、戒毒、复吸,再戒、再复吸……丈夫离她而去,女儿拒绝相认。
她曾在武汉社区民警王群的帮助下,和女儿相认,然而又被拖入毒品泥潭。
2014年,王燕萍最后一次离开戒毒所。2017年底,在王群的强力推荐和担保下,她当上了禁毒社工。
王群告诉澎湃新闻,推荐王燕萍的时候,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如果她复吸了,岂不是个大笑话?”她对王燕萍有信心,2014年开始王燕萍不再去健康门诊服用美沙酮,已经完全戒断。王燕萍最终被特批为社区禁毒义工,“武汉独一个”。现在已经是她和吸毒人员之间的桥梁,效果非常显著。
你为什么要当社工?王燕萍在作《回归之路》的演讲时说:“王群拯救了我。现在我好了,我怀着感恩的心来帮助你们。”
5月25日,王燕萍正准备参加“最美社工”的颁奖典礼。“女儿已经完全接受了我。”王燕萍声音中透着喜悦。
建港社区的巷子胡同里,街坊们经常见到这样的身影。 本文图均为 徐宏 图
四进四出
1995年,不到25岁的王燕萍,是很多人眼里的“暴发户”。
从武汉丹水池到易家墩小巴上,她上半身挂在车外,手猛拍车身揽客的身影,是彼时武汉女人自强不息的一道风景。
承包两台小巴,跑的是热门线路,她本应跨步进入小康。但就在这一年,她被海洛因俘虏,人生轨迹急转直下。离婚,女儿不再相见。王燕萍舍弃了亲人,在外面与毒品为伴,终日在毒潭里挣扎。
王燕萍记得2006年第一次和王群见面,那一次她因吸食海洛因又被民警抓获。在派出所等待处罚时,一位女民警进来问:“谁是王燕萍?”
女民警说:“我是你的管段户籍王群,几次托人带信想和你见面,都没见到你,今天终于对上号了。”
王燕萍心想:“你找我,还有什么好事?还不是想把我送强戒。”
那一次因为身体有病,王燕萍没有被收治。王燕萍记得,送她出来时,在派出所大门口,王群对她说:“以后想戒毒,来社区警务室找我。”
王燕萍对这话并没放在心上,出来后又吸得昏天暗地。偶尔清醒的时候,她会想到王群的那句话,她想找王群试一试,看王群有什么能耐帮她戒毒。
找到王群的当天,王群就动员王燕萍参加了“美沙酮药物治疗”。带她到健康门诊,帮她办理了喝药手续,还帮我垫付了医药费。医生问我:“那个民警是你亲戚?”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王燕萍对王群放下了戒备心理,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跟她说,“每次她都会耐心地开导我”。王燕萍的那年生日,也是王群陪着度过的。经过王群的帮助,和王燕萍分别二十多年的女儿,也和她相认了。
然而,王燕萍这一次还是没能摆脱。清醒和幸福了一段时间后,见到几位毒友,王燕萍又忘记了女儿和王群,再一次坠入毒潭。
2014年,王燕萍第四次强戒回家,她第一个去见的还是王群。
王燕萍展示她那件不常穿的“红马甲”
回归之路
王燕萍记得,王群和她见面说的第一句话:“你学好,我会帮你;你不学好,我还会管你。我不管你,别人也会管你;别人管你,还不如我来管你。你现在回来了,之前的事就翻篇了。把握好自己,有问题、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不用跟我客气。”
“她帮我都能坚持,那我自己呢?”为了戒毒,王燕萍每天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王群帮她介绍教练,介绍球友,还买了一对拍子,她一个,王燕萍一个。
因为工作忙,王群到现在还是初级水平,王燕萍有的是时间,早已打到社区中级水平了。
身体锻炼好了,王群又鼓励王燕萍找工作。但王燕萍这种身份,没地方要。王群又做辖区快餐店老板的工作,让王燕萍去做钟点工。每天中午、下午高峰各两小时,每月工资才600元。王燕萍坚持了两年,后来老板主动涨到每月800元。
2016年底,地铁6号线途经武汉汉阳建港社区,就在附近招聘保洁员。王燕萍和社区几位居民一起报了名。试用一个月后,那几位居民都嫌累放弃了,而王燕萍因要交无违法记录证明而打了退堂鼓。王群知道后,鼓励王燕萍要勇敢面对,继续坚持。王燕萍找到主管,直接坦白自己曾经是一名吸毒人员,没想到的是主管挽留了王燕萍,说王燕萍做事认真,她相信王燕萍。再之后,王燕萍就被单位评为“最佳新人”、“最美清洁人”等。
去年8月,街道招聘专职禁毒社工,王群征求了王燕萍的意见,推荐了她。
“很多领导怕她砸了我的牌子,但我坚持,我相信她。”王群对澎湃新闻说。
经过各级领导审批,王燕萍被特批为禁毒社工,协助王群做禁毒工作。王群教她打字、做文档、做电子表格等,还带着她入户调查、帮助涉毒人员解决各种问题、给涉毒人员和家属上课……
王燕萍向主管了解情况
帮他回家
吸毒近20年,4进4出,建港社区的街坊们,大多知道王燕萍吸毒。
直到王燕萍当上社区禁毒社工,很多人还是不信她戒了,甚至包括个别警察。
吸毒人员,刚从强戒所出来的那一段最难熬——亲人管不了、圈子里都是毒友、社会上充满歧视,想不复吸,太难。王群当年像姊妹般陪伴、帮扶王燕萍,如今王燕萍拿过接力棒,和王群一起帮助更多人。
李刚,是王燕萍诸多工作对象中的1个。1983年出生的他,2002年就开始吸食麻古。
拘留、强戒、复吸……这些经历,与王燕萍无异。2016年10月,因吸毒致幻,李刚当街持刀砍人,获刑半年。
次年10月,李刚的妻子、母亲找到了建港社区王群警务室:“他出来还在吸,借钱吸,高利贷的人把家门堵了,求求你们帮帮我们吧!”
他本不属这个社区管辖,但王群、王燕萍还是接待了,并终将其纳入管控。
送精神病医院治疗、申请临时救助、应付一拨又一拨讨债人……几个字敲出来容易,但要解决,对于被毒品拖进深渊的家庭来说,难上加难。
王群、王燕萍倾力相助,难题逐一破解。
从精神病医院出来,李刚每天都到警务室报到。王燕萍就陪他聊天,陪他抽烟。戒毒的煎熬、焦躁,没人比她更懂,她有切肤刻骨之痛。
李刚身体趋稳,王燕萍就张罗着给他找工作。她带着李刚,冲进附近一个高档楼盘工地,直接找主管。
还真成了!做保洁,主管不仅留下了李刚,还留下了她妈——母亲放心不下儿子,要陪他一起做,好“盯着他!”
戒毒人员回归,心理关最难过。敏感、多疑、脆弱,别人不经意的一句,很可能将他们再次“点燃”。
王燕萍放心不下,没过几天就又到工地回访。主管介绍,李刚母子表现都不错,但李刚曾流露出干不长的念头。
王燕萍又急了,当晚就和王群一起到李刚家里劝说。
“别听李刚胡说八道,那是他死要面子!虽然辛苦,但我们干得都蛮好!”李刚母亲说……?
今年3月15日,是社区康复人员李浩出强戒所的日子,王燕萍和社区民警到强戒所接回了他。
回来一周,王燕萍就帮他联系工地打临工,每天120元,当天结账,暂时解决了他的生活来源。一个月后,王燕萍又把李浩推荐到地铁6号线做保洁,王燕萍原来的主管接纳了他,还嘱咐他,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到一个月,李浩被任命为保洁班班长,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期间,王群还帮李浩的哥哥李兵也找了一份保洁工作,李兵也是一名贩毒人员,还身患残疾。王燕萍和王群一起陪李兵去面试。想到李兵身患残疾,做事不方便,第二天王燕萍带李浩和其他戒毒人员,去李兵单位帮他把清洁全部做了一遍,方便他今后维护。
李兵上岗半个月后,公司领导给王群发来微信,表扬他工作认真,公司的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5月下旬的一天,李兵和李浩的73岁父亲从沌口找到了禁毒工作室,当得知两个儿子在帮助下都已上岗并且表现不错时,高兴地说:今天就留下来等儿子下班回来,一起吃饭喝酒。
几天后,李兵多年未见的儿子特意回来看望爸爸和叔叔。
王燕萍说,自己非常自信地在社区里工作。每次和吸毒人员谈心,她都会说同样的话:我吸了十八年的海洛因,我都能戒,你们也都能戒。想清楚了,下决心戒毒,我们一定会帮你。不想戒也没关系,那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你们觉得这样有意思吗?
经常有吸毒人员问王燕萍:“你为什么要做禁毒社工?你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们?”
王燕萍告诉他们:曾经我也是一名吸毒人员,是王群拯救了我。现在我好了,我怀着感恩的心来帮助你们,希望你们都能早点醒悟、早点回家。
原来的“王群警务室”,改建为“王群禁毒工作室”,专司社区戒毒。
收到成效
王群说,相对于普通禁毒社工,王燕萍的帮教,更加精准、有效。
王燕萍从不介意向工作对象分享自己吸毒、戒毒的经历,这样反而更能赢得吸毒人员共情,卸下他们心中的盔甲。
有时王燕萍和对象聊着聊着,就开始“骂”警察,王群在一旁并不制止。她知道这是王燕萍的工作方式——要让工作对象觉得她是“自己人”。
见不了面、谈不上话,帮教就是句空话。受多种因素制约,禁毒社工跟吸毒人员的见面率较低,但在建港社区却高达到80%。这都是王群和王燕萍靠脚板走出来,靠嘴皮磨出来的。
上级要求,禁毒社工入户必须穿“红马甲”,但王燕萍却很少穿:“这不等于告诉街坊们这家有人吸毒么?谁还让你进门?”
虽然内心已经很强大,但有时王燕萍也很沮丧。她最介怀别人说“你有过那种经历,所以现在更要感恩和珍惜!”
“这话杀人不见血,充满了蔑视和居高临下。”所以她自己从来不说。
与讽刺和蔑视相比,一个倾注了心血和感情的工作对象再次复吸,更打击人。
2017年底,受“湖北公安”新媒体邀请,王燕萍曾将一个帮教得很好的工作对象带到省厅接受采访。如今,这名对象亦因复吸被再次强戒。如果只看数字,目前社区戒毒(康复)的对象,复吸的仍占大多数。但找到一份安稳工作的,甚至当了老板的,亦有人在。
经历得多了,王燕萍逐渐自信,社区里的街坊也开始慢慢接受她。
王群,随便上网一搜,弹出的新闻不止千条。简单说,她是湖北乃至全国荣誉最多的社区民警,“能拿的奖几乎全拿了!”
社区戒毒(康复),对于干了20年社区民警的王群来说,再熟悉不过。在这种模式尚未建立时,她就一直在摸索、实践。
她常说,看好了吸毒人员,社区治安就好了一大半。
常年与吸毒人员打交道,她深知拘留、强戒等手段的有效性,但她更清楚,若要真正回归,光靠强制远远不够。
各方推动下,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行政强制戒、医疗约束戒、社区康复戒“三戒联动”机制,直指“执法送戒难、戒断巩固难、融入社会难”等难题。王群、王燕萍做的就是最后的关键一环。
当前,全省执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约2万余名,执行率较2015年提升22%,但仍面临不少具体问题,比如跟踪帮教、后续管控流于形式,比如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低、脱失人员较多等等。
王群希望创建一个社区戒毒(康复)的“微”样板,给后来者积累一些经验,让别人少走一些弯路。
给王燕萍申请当禁毒社工时,很多领导有顾虑:“她若复吸,岂不成了个大笑话?”王群比谁都清楚这种风险,但她力排众议,甚至不惜拿自己的荣誉为王燕萍担保。
她就看准了王燕萍适合当禁毒社工。实践证明,王燕萍不仅帮了别人,亦帮了自己。
王群很排斥别人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戒断的比例,作为衡量这项工作的唯一标准。她说如果只看这个结果,就说明对社区戒毒(康复)的理解还不透彻——因为哪怕只是阶段性的控制、缓和,就已经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说这话是有根据的。调查显示,一些地方50%以上的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均系吸毒人员所为,而因滥用新型合成毒品导致精神失常、行为失控从而引发的极端案事件,仍不时发生。王群所在的这个在册吸毒人员达86人的老旧社区,10年来无命案、无火灾、无入室盗窃,远低于其他社区平均水平……
如今,距原警务室不到200米,汉阳公安分局洲头派出所全新的“王群警务室”已拔地而起,里面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建设水平在全省数一数二。
过去的警务室,在王群争取下则改造为专司禁毒的“王群禁毒工作室”。但现在,王群在老家“禁毒工作室”待的时间却更长。“警务室处理的都是普通百姓的事,按正常程序走即可。禁毒工作室不一样,那里的工作对象,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关怀、关心、关注……”
孩子们碰到王燕萍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会亲上一口,这会让她高兴好一阵。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