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让他人的生命线上扬!“80后”平凡社工不平凡

 时间:2018-06-25 18:10:14来源:金羊网

微信图片_20180625090732

圆框眼镜、微卷的烫发、整洁的白色马甲……坐在个案辅导室里的徐楚钧,腼腆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正是这幅笑容,消除了许多人对麻风病康复者的偏见,给予过戒毒人员温暖,同时,也面对过家人与社会的不理解与不支持……9年间,“80后”社工徐楚钧奔走于社区、医院、戒毒所、康复中心之间,为许多人提供社工服务,帮助麻风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重新走向社会……

“社工能改变他们的生命线”

社工并不是徐楚钧的第一选择。“那会我的第一志愿是心理学,而社工是第三志愿。”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徐楚钧还对“社工”完全没有概念,填报社工专业时只是觉得这个冷门的专业分数线比较低。即使在上了一年的理论课后,徐楚钧仍对社工无感。2007年,还在读大二徐楚钧被分配到广州番禺某村落的麻风康复村驻村实习。正是这次实习,让徐楚钧走上了成为一名社工的道路。

“康复村里许多人从小就患麻风病,他们很多一辈子都没有踏出过这里。”徐楚钧实习的康复村在一个独立的岛上,岛上的麻风病康复者由于腿脚不便,极少踏出村里。就算腿脚能走的,偶尔出一趟康复村,也要遭受附近居民的歧视与白眼。对此,徐楚钧感到不能理解:“命运让他们患上了麻风病,但他们跟我们家里普通的爷爷奶奶一样的慈祥、和蔼,为何要被人视为‘怪物’!”徐楚钧决定,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于是,她与其他社工一起筹划,搬来了电脑,在村口播放他们与岛上麻风病康复者一同生活的照片与视频,并向过往的居民普及麻风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麻风病康复者并非“怪物”,而是可以一同生活的正常人。

“刚开始我们来这时,附近的居民会说你们又来看那群‘发疯佬’,但现在居民们会用看望‘他们’代替。”在徐楚钧等人的努力下,附近居民逐渐改变了对麻风病康复者的偏见,而这也让她尝到了社工的“甜头”。

在与麻风病康复者同吃同住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徐楚钧看到了康复村老人的辛酸,也发现了他们对走出小岛,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归社会的渴望。为实现让老人们的心愿,徐楚钧们组织策划了广州一日游。由于大部分麻风病康复者因患病截肢,他们向医院借用了轮椅,为老人们招募了一对一义工,游览了广州市区,让老人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特别的,徐楚钧还带着老人们到她的母校——华南农业大学游览,圆了许多老人们的大学梦。“回到康复村,欧婆婆走到我的跟前抓住我的双手说:‘谢谢你们,我们很开心。’要知道,这是8岁患病,当时已80岁的欧婆婆第一次踏出康复村。”徐楚钧说,那一刻,她被自己感动了,深刻的感受到社会工作的奇妙:一个小小的动作,一次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活动,却让他人的生变得不一样。“许多麻风康复者的生活是一条毫无生气的直线,而社工的工作能改变他们的生命线,哪怕只是让那直线有些许的上扬……”

在离开康复村的渡轮上,徐楚钧对自己说,毕业后她一定要做社工。

“只要关心他们,也会看到他们温柔的一面”

毕业后的徐楚钧,选择从事戒毒社会工作。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大挑战。“在我的身边曾经见到过许多因为吸毒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徐楚钧解释道。提到吸毒人员,许多人第一印象便会将他们与暴力、癫狂等词语联系起来,当时的徐楚钧也不例外:“印象很深刻,第一天接戒毒项目,因为要做调研,自己硬着头皮让医生一天推荐10个服务对象跟我聊天,第一次与他们谈话时,我手里拿着问卷不停地颤抖,各种‘黑暗’的画面都浮现在脑海里。”但是在后来与戒毒人员的接触中,徐楚钧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

微信图片_20180625090740

徐楚钧为吸毒康复人员提供个案辅导。受访者供图

阿武,吸毒20多年,因为常年吸毒外貌有些变形,每次与徐楚钧说话时,他都会习惯性的捂着嘴。“我总是跟他说没关系,可他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徐楚钧说,有一天阿武将一张纸递给她,上面写着漂亮的汉字。原来,阿武曾是一名书法家,于是徐楚钧决定鼓励阿武拾起放下了20多年的书法。在多番鼓励下,阿武决定重新执笔,并且每次写完后都会与徐楚钧交流。又有一天,阿武拿着一副裱好的书法送给了徐楚钧,上面写着“曾经沧海随浪逝”,“那是他自己的誓言,他把字画送给了我,也向我说明他的决心。”徐楚钧说道。慢慢地,跟阿武的聊天变得自然了,他也没有再用手捂着嘴。在徐楚钧的鼓励之下,阿武成为一名义工,参与社区的宣传活动,教社区的小朋友写书法,临近过年时,还亲自写挥春送给孤寡长者......

“只要关心他们,相信他们能改变,你会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也会看到他们温柔的一面”。 徐楚钧说,曾经沉迷毒海,如今走上义工的道路,成为了徐楚钧同道中人,阿武的改变,让她更加明确了社工的意义。

“我们不能将这些负能量带给身边的人”

九年来,徐楚钧也并不是没有想过放弃。“社工的工作属性,决定了工作中会碰到许多的负能量,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些负能量带给身边的人。”徐楚钧说,她经常倾听服务对象的苦诉,但自己的苦却无处倾诉。刚开始家人与朋友对社工工作的不理解以及服务对象的误解,都曾让徐楚钧崩溃。徐楚钧介绍,那时地铁5号线还没开通,每天她上下班搭公交单程就需要两个半小时,有时回到家门口时,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但是我不想让家里人担心,都会擦干泪水再进家门”。跌跌撞撞间,徐楚钧还是坚持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180625090744

徐楚钧的团队与志愿者们准备出发探访社区高龄长者。受访者供图

2014年,徐楚钧有了新的身份——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通过3年多的探索,徐楚钧与她的团队通过“三社联动模式”,有效地发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及社会组织的作用,持续4年开展“长者居家改造项目”,为辖区内150名以上高龄独居长者安装扶手、改造电路等,并链接社区资源合计10000元以上,有效地减少长者跌倒的风险;持续3年开展“黄埔邮差”项目为孤岛上的300多名长者儿童送服务,并成立了一支有20多名大学生及居民组成的大吉沙岛服务队……

面对新的挑战,徐楚钧说她还要不断的学习,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的社工们,同时也努力的提升社工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社工行列,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