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多万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21%。面对数量庞大、需求多元的残疾人群体,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日趋规范化、专业化,在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特殊教育、医疗照料、社会康复、社会救助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社会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一些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以残疾人服务为中心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正日趋成熟,为本土化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残疾人
理论引领实践,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10年间,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在引进欧美及台湾地区理论范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社会责任理论、“去标签化”“去机构化”等理论,注重社会工作者与残疾人的互动,强调服务对象社会关系的重建,用增能赋权和发展性的眼光,引导残疾人回归正常社会,拆除了阻隔残疾人和正常人群的“藩篱”。
社会工作者认为,无论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性残疾,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例如由于近亲结婚或医疗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先天残疾,以及由于贫困或社会条件恶劣造成的后天残疾,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因素有关。所以,残疾人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要为残疾人“去标签”,使其获得一种尽量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
社会工作者不仅关注残疾人经济和物质层面的生存保障,更加重视其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发展性层面的满足。社会工作的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优势视角和社会排斥理论,注重对服务对象潜能和优势的发掘,帮助其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用发展的眼光去考虑残疾人的问题,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经过10年发展,基于中国国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残疾人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已经基本建立,推动着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向纵深领域发展。
政策支持,铺平残疾人社会工作之路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年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同时,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作为回应残疾人群体多元化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为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标志着残疾人福利进入法治时代。2010年,《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残障福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国务院于2015年、2016年两次颁布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领域,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如《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关于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都大力支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社会救助服务领域,加强助残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设置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配备使用,加快孵化培育助残救助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
专业服务,推动助残事业升级
2006年以来,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实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10年来,残疾人社会工作更具综合性。随着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深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更多从社会系统角度来反思对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的问题,坚持“整合资源提供有效差异性服务”的原则,强调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提供综合性康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促进残疾人的社区融合与社会融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10年来,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加多元化。2006年以来,中国内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涵盖了城市和农村的各类残障群体;服务领域和内容也逐渐从单一的医学康复,拓展为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社会康复等多元领域和内容全面发展的服务模式。
社会组织,为专业服务提供平台
社会组织是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载体。截至2015年底,全国省市县乡共建立残联4.4万个,实有工作人员达11.1万人,全国共建立省级及以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1.6万个;全国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7111个,助残社会组织2826个。
在发展中,助残社会组织体现出了业务多元化和服务专业化的趋势。例如,2007年,残联发布文件,要求各级残联要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上海市民政局也鼓励现有助残工作人员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成为助残社会工作者。
同时,助残服务领域也在探索“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如在全国广泛开展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手拉手红领巾助残”等助残活动中,均有专业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和助残志愿者的参与。
我国每年新增200万残疾人,面对庞大的助残服务需求,我们亟须尽快建立一支了解残疾人身心特点、遵守专业伦理、具备过硬的实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共同为残疾人擎起一片蓝天!
编辑:涂传博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