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在厦门是一种尚在发展的职业,接手的大部分是关于老人养老和医疗的复杂问题。林燕云入行4年,走街串巷上万次,探访过的老人她已数不清了。在她眼里,社工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每个人都会老,都应得到应有的关怀。”
难舍不顾家人反对做了社工
“我本来读的是会展策划与管理,实习投简历,懵懵懂懂进了养老行业,做着做着发现厦门越来越重视老人养老。关爱老人为老人服务,让他们安度晚年,我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林燕云今年27岁,厦门同安人,当时父母非常排斥她从事养老行业,觉得社会地位低。“当时我想先就业吧,但没想到会干这么久。”林燕云2012年到集美一家养老机构工作实习,后成功入职,前2年在养老院一线服务,从护理部到客服部轮岗,2014年开始走进社区为老人服务。
2015年,她参与了一个社工机构的成立以及管理,刚开始时他们只有3到4个成员,“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挺难的,一方面养老社工算是新职业,另一方面主要是来自心理的负担压力,因为老人的需求和难题都很复杂,有时候不是社工单方面可以解决的,更多要协同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服务。”林燕云说,如今社工服务范围从集美走到鹭江,一直在助老和助残方面不断成长,现在机构社工人数已有数十个。“其实当时没想到自己会在养老行业做那么久,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跳槽,重回会展行业,结果一想到服务过的老人,还是放不下。”她说。
辛勤4年来走街串巷上万次
“我们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但主要是发现老人医疗和养老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尽可能申请政府的福利,以及组织社区活动,解决老人精神层面孤单,协调一些家庭矛盾,帮助老人顺利就医或进行一些临终关怀,需要走访、建档、分类、追踪、服务,再走访……”从业4年来,林燕云走街串巷上万次,探访了许多患病或者孤寡老人,数不清有多少日子是踩着昏黄的街边灯光回家,回到宿舍或家里,往往都是深夜了。
社工听着简单,但实际上,往往需要沉下心来服务。“首先当然是要有爱心有责任心,其实,做一些关爱工作,自己也要掌握一点才艺,活跃气氛或做一些表演,让老人们开心,也要懂心理学,走街串巷时,特别是农村还得防着狗,往往做社工的还要厚脸皮!”林燕云说,她团队中的大部分社工都是年轻女生,能够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有爱心的社会工作者,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入户帮一些老人清理屋子。
期待希望更多人支持社工工作
在她经手的案例中,也有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比如有位女性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老人儿女觉得老人应该在村子里寿终正寝,不想让她去医院或养老院,但家人经济比较为难,对老人的照顾也只是满足吃饭和卫生打理,我们就去做协调工作,后面我们帮老人申请到政府购买服务福利,上门为其提供卫生护理和医疗检查,但老人的女儿仍旧不理解。”
林燕云说,类似复杂的案例不少,但每次能够帮老人得到应有的处置和治疗,他们心里都非常开心。“有些家庭观念偏传统,也不懂医疗知识,认为直接物质援助更为实在,往往这样的老人生活质量还相对比较低一些,就需要社工花时间去介入。”林燕云说,作为一名社工劳动者,她期待厦门的社工服务业能够让更多人所理解,获得更多支持。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