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专业化、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激励保障,是拓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空间、吸引和稳定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期投身专业化社会治理与服务的迫切需要。
河南、重庆、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出台了一系列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和激励保障水平的政策措施。随小编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亮点。
河南:2020年全省青少年事务社工将达万人
近日,河南团省委、省综治办、省民政厅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河南省将有更多专业社工从事青少年事务工作。
根据《意见》,到2020年,河南省将建成1万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密切联系一批、重点扶持发展1所培养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1家具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继续教育资质的培训机构、3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重点实训基地、4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重点打造一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形成较为完善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制度体系。
重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乡镇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近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增强乡镇干部宗旨意识为关键,以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为手段,以创新服务供给方式为途径,加快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方案》中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或岗位等方式,在乡镇各站所和公共服务平台配置社会工作者,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乡镇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制定市级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资金补助管理办法,扩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领域和范围。
四川:到2020年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工
近日,四川省民政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解决四川省广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明确各地要在城乡基层配备和使用社工专业人才,力争到2020年,每个城乡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区社工专业人才。
四川省提出,合理确定薪酬。要根据社工专业人才从业领域、工作岗位和职业水平等级,落实相应的薪酬保障政策。提高职业地位,推荐有突出贡献的社工专业人才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此外,四川省将根据相关事业单位、群团基层组织、城乡社区以及社会组织的性质与特点,适应不同领域专业社工实际需要,优先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社工专业岗位,着重加强城乡基层社工服务能力,重点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提供社工服务。各地将注重在城乡基层配备和使用社工专业人才,力争到2020年,每个城乡社区至少配备1名社区社工专业人才。
深圳:深圳社工工资标准将突破万元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根据该“征求意见稿”,深圳社工平均工资标准将从5000元提高至万元以上,薪酬待遇偏低的状况将有望改变。
“征求意见稿”明确:共青团就是购买主体并将购买列入财政预算。此外,对于社工服务购买主体和购买方式,将“民政集中购买、分部门使用”转变为“谁使用谁购买”,明确提出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购买主体。
购买服务时应以项目购买为主,并将依成本核算的项目购买经费纳入各部门的年度财政预算,此项规定将改变以往由市、区民政部门作为购买主体,将社会工作岗位嵌入各职能部门使用,经费由福彩公益金、区级财政分别保障的模式。
江苏昆山:三类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将获得奖励资助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快推进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根据昆山市《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精神,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印发《昆山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试行)》。该文件对选拔范围、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奖励标准以及管理和评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文件中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包括领军型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重点紧缺型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三类人才。凡是在本市登记注册的公益服务类机构中居核心岗位并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优秀管理人才,以及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提供社会服务、从事社会工作的优秀实务人才和专门人员,均可对照文件标准要求申请。申请程序涉及申报、初审、民主测评、专家评审、实地考察、人才办审核、社会公示等环节。
获评的三类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将分别获得每人每月5000元、3000元、2000元三个等级的生活津贴,并对其所在机构策划并由本人主导实施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编辑:涂传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