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让社会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时间:2016-10-27 12:36:13来源:中国社会报

连日来,中国社会报社、《中国社会工作》杂志联合举办的“最暖心社工故事和最具影响力社工项目”评选活动的网络投票,几乎刷爆了社工人的朋友圈,投票网站的访问次数则高达1100多万次。如果在10年前,这样的火爆场面你能想象得到吗?而今历经10年推进,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可见一斑。

10年间,社会工作宣传作为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社会工作发展同频共振,不仅推动和见证着社会工作的每一次突破和成长,更用自己“润物细无声”的坚持,让社会工作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宣传,为温暖职业添翼

2006年10月,中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而彼时,尽管我国社会工作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已走过近20年的专业发展历程,但教育先行、实务滞后的状况使其并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与此同时,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的国家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又在呼唤着社会工作这个以助人为宗旨和使命的专业和职业早日走上历史的舞台。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可度,争取更多人的了解和支持,紧要而迫切!

于是,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讲座、研讨会,各种形式、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情景剧、微电影、漫画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报刊、广播电视、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多种宣传载体和渠道……10年间,社会工作宣传始终紧紧跟随社会工作发展的步伐,宣传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宣传是社会工作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走向基层、贴近大众、深入百姓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工作获得社会认同、提升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参与的必要条件,在营造社会工作氛围、建构社会工作文化、推进社会工作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政部有关领导如是说。

“国际社工日”,社会工作宣传的风向标

10年间,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其知晓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偏低的现状始终与其发展历程相伴随。时至今日,将社会工作者理解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基层党群工作者以及将社会工作等同于志愿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还不在少数。这一瓶颈如何破解?

2014年3月18日,第八个“国际社工日”,民政部首次统一发动各级民政部门、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广大社会工作者,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在全国组织开展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掀起一股宣传社会工作的热潮。社会工作宣传自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了自己的节日,更有了一个集中面向全国、面向全社会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机会。“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已然成为社会工作宣传的风向标。

截至2016年,民政部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全国各地上下联动,政府、高校、协会、机构、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围绕当年的宣传主题,传播社会工作理念,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展示社会工作成果,营造社会工作氛围,形成了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强大势场。尤其是其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不再是民政部门一家独唱,政社互动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宣传更扩展至共青团、医务、司法、禁毒等领域。

而在这之前,借助大型节日等开展社会工作宣传的探索在地方层面早已开始,宣传品牌亦不断涌现。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协会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浦东社工节”,每年选取一个时下社工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广东从2012年开始,每年在3月开展“岭南社工宣传周”系列活动,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活动内容不断发展延伸,还衍生出“岭南社工宣讲团”“岭南社工大讲堂”“广东电台社工服务热线”等宣传品牌。

创新,社会工作宣传持续发力

伴随着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新兴媒体发展迅猛,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宣传如何因应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受众兴趣的精准回应,以更新的宣传形式、更多的宣传渠道、更强的宣传效果,来助力社会工作的下一个10年呢?

透视10年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宣传在其中的创新与变革依稀可见。10年前,专题培训、讲座、展板展示等方式和报刊、广播电视、热线电话等渠道曾是许多地方的共同选择;10年后,微电影、情景剧、视频片、动漫、主题海报等更吸引受众的目光,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凸显。

2016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推出的视频宣传片《扶贫济困,社工同行》引来一片点赞;湖南省的情景剧邀请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一同表演,真实再现服务场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北京、重庆等地拍摄了宣传片,用生动的影像展现社会工作者风采、展示社会工作成果。

10年间,社会工作宣传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工作的发展鼓与呼。如今,“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工作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社会工作宣传将一直注视着、跟随着、推动着……

(本报记者 马晓晗)

编辑:涂传博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