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立首个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队
2016年5月,广东省组建了首个公共危机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以下简称“社会工作服务队”)。社会工作服务队由从全省各地选拔出来的52名正式队员、41名预备队员组成,主要任务为开展“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联动介入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的试点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危机前预防、危机中应急和危机后恢复的专业作用,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
广东省是自然灾害多发、常发、易发的省份,随着各种原因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危及群众生产生活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广东省的专业社会工作在支援汶川及雅安抗震救灾、抗击茂名“9·21”洪灾、参与鲁甸地震灾害救援行动等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支援工作中,展示了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作用。
广东省社会工作服务队是以具备公共危机应急服务经验的专业社工为主体的省级公共危机社工服务队。通过组建省级公共危机社工服务队,集中了全省灾害社会工作人才,完善了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使全省救灾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得到整合,也是一条加快培养和使用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加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探索的途径。
社会工作服务队是在政府指导和支持下,委托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进行组建和日常管理的专业社会团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性。救灾领域社会工作以受灾群众、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受灾对象修复受损关系、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走出生活困境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队的93名队员,全都是广东地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且身体健康、有三年及以上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持守社工价值理念的专业社工,是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的专业队伍。二是公益性。社会工作服务队目标是发挥社会工作在危机前预防、危机中应急与危机后恢复的专业作用,以有效满足灾区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需求、促进灾区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三是组织性。社会工作服务队在组织性方面,有着明确的服务目标、组织架构和具体的活动安排。
社会工作服务队队员的日常工作、工资待遇都属原单位,由联合会负责定期对队员进行培训、演练。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当广东省乃至全国发生公共危机事件,需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时,听从政府指令,及时组织赴灾区提供服务。
管理培训机制。服务队日常管理工作委托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负责,队员日常在各自的机构(单位)岗位上班,每两个月一次由联合会召集集中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学习训练,年终集中进行服务技能和服务绩效考核。
宣传演练机制。发挥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以城乡社区、学校等为单位,开展灾害模拟体验与救灾演练,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在演练中锻炼团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协同配合能力。
应急响应机制。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服务队作为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在收到政府救援指令后,参与、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服务投入机制。以服务队的培训、演练和服务开展进行资助或购买服务为主,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和救灾捐赠资金投向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支持并参与灾区社会工作服务。
服务联动机制。在成立社会工作服务队的同时,推动成立广东省公共危机志愿服务协会,探索建立公共危机介入服务联动机制,实现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服务应急响应同安排、同部署、同实施。
交流合作机制。参与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学习借鉴境内外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有针对性地引进境外公共危机社会工作教学、研究、督导与服务资源,支持促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发展。
(作者:李卫湘 作者单位: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
编辑:涂传博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