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北京市昌平区有实招!

 时间:2018-01-05 12:09:55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1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在回龙观镇召开加强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工作推进会。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为积极推动“三社联动”搭建平台,让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巧,倾听居民诉求,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举措。

会议指出,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和落脚点在社区,如何调动社区以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力量的参与,激发社区自治细胞,促进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要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社会工作室要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发挥其专业作用,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确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重塑居民主体责任意识,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居民自助、互助和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据介绍,近年来昌平区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加以推进,先后在回龙观镇、霍营街道、城北街道进行试点,目前昌平区设立社区社会工作室已有110多个,其中回龙观镇58个社区都已建立了社会工作室,实现了全覆盖,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社区社会工作室的推进,会议要求2018年年底全区社区社会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并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室一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专业作用,使之成为链接与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居民反映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技巧加以解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室要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加以分类梳理汇总,形成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引导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多元化需求,为项目化运作提供依据,为“三社联动”服务项目和开展精准救助社会工作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登记教育管理处处长李仁利、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副局长徐金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副镇长代景茂、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社区办主任闫化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社区办主任赵欣以及昌平区20个镇(街)负责社区办工作的科长(主任)和回龙观镇部分社区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并实地参观了回龙观镇融泽家园二区社区、金榜园社区。

附: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建立社区社会工作室遵循的原则及相关做法

——准确定位

社区社会工作室是在社区党支部的监督下,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进行助人自助、服务个人及群体,实现社区社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精准化、人性化目标的专职组织,该组织作为社区社会组织在镇政府社区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实施备案管理。社会工作室作为社区级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区别于社区服务站的行政服务职能,为推进社区减负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平台战略

各社区社会工作室的建立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以建立体系平台实现上下联动为方向。主要做法是:回龙观镇配合区社工委、区民政局和团区委成立组建了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会组织服务协会,回龙观镇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将该协会定位为全镇社会治理在资源配置、综合服务、项目统筹、成果落地等方面的重要平台,通过专业方法和力量对接指导各社区社会工作室,对相对薄弱的领域特别是居民最关心的养老、助残、医疗、教育等,为社区社会组织畅通项目申报途径,同时达到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目的,以此吸引和培养一批社工人才力量汇聚在社区。

——社区营造

依据各社区不同特点,从居民诉求最强烈的需求出发,打造社区特色服务项目,营造属于社区自己的不同特色氛围。利用专群结合的理念,引入或培育壮大各级各类正规社会组织落户社区,逐步实现“一社区一组织”。鼓励扶持温馨家园、怡馨养老从回龙观镇金榜园社区发展到融泽家园一区和二区,解决社区养老驿站和老年活动站的社会化运营难题,实现政府公共资源与社会组织的有效对接;北京市昌平区观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落户融泽家园二区,以专业社工服务、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为1818街区营造特色服务项目,逐步在之前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从软件提升角度打造中心城疏解与承接的典范社区。

编辑:涂传博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