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组员的参与性

 时间:2017-10-23 09:24:10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传统工作方法之一,它强调社工针对具有相似问题和需求的小组成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方法,引导组员参与、互动、协作,形成小组动力,促进组员人格成长和自我潜能的实现。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社工发现带领小组非常困难,常常会面临组员缺席、捣乱、不投入、不参与等现象,对社工的工作信心和小组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如何才能让一个小组更有凝聚力,让组员有更高的参与度呢?笔者结合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重视小组组员甄选。

部分小组(如治疗、行为矫正等)的组员招募较为困难,本来可招募的对象就不多,愿意主动参加小组的服务对象往往更少,所以社工通常会主动出击,挖掘小组成员,一旦服务对象愿意参加小组,社工就欣然接纳。而这其中可能有个别组员并不是真正愿意参加这个小组,当时只是碍于情面、头脑冲动、受朋友的带动或因为其他原因勉强进入小组。这种组员在小组过程中有时并不投入,不主动参与,有一些组员甚至会对小组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所以在小组招募时,即使招募非常困难,社工也应对组员进行一些初步的甄选。社工可以与组员交流以下问题:想参加这个小组的原因是什么?参加这个小组有什么期望?有参加小组的经验吗?如有,分享参加的经验。这次参加小组想要得到什么?如何在小组内做出贡献?

这样一次简单的组前面谈,既能了解组员参加小组的原因和对小组的期待,也能提醒组员反思对小组可以做出什么贡献,帮助社工选择合适的组员参与小组。这样,参与度相对较高的组员之间就可以迅速形成支持、互助的团队关系,提升小组动力。

制定有效小组契约。

小组活动第一节,社工往往会安排制定小组契约的环节,希望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小组契约,让组员更有秩序地参与小组活动。然而,许多社工在组员还未形成团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时便急于制定小组契约,这种小组契约偏向于体现社工对小组的要求和规则,着重一些注意事项的罗列,未能关注组员的真实想法,未能融入社工的专业价值和理念。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仿学生规则的小组契约,如不得迟到早退、不准吃零食、不准打扰别人发言等。这种小组契约制定出来后,会让组员有被管制、被束缚的感觉,也很难让组员对契约产生认同感,导致小组契约起不到约束作用,在组员破坏小组规则时,社工也难以运用小组契约进行处理,于是小组契约成了小组中一个流于形式的环节。

根据笔者带领小组的实务经验,笔者认为社工在引导组员制定小组契约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等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具有一定安全感、能够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后再开展。小组契约的制定应以全体组员(包括社工)为主体,内容正向积极,获得全体组员的认可。小组契约制定后,可根据小组的阶段和活动内容不同,调整和完善小组契约的内容。同时,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小组契约,在每次活动时重申小组契约,并张贴在醒目位置;在有组员破坏小组规则时,小组应严格奉行小组契约,共同协商有效的处理模式,以保证小组契约在小组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合理分配小组角色。

社工小组是一个专业的工作团队,虽然只开展几次活动,但是在小组进程中会自然产生各类角色,如领导者、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收集者、监督者、凝聚者、完善者、技术专家等。在部分小组中,这些角色往往会集中产生在某几位“比较能干”的组员身上,而让其他组员游离于小组核心之外,很难在小组互动中获得参与感和归属感,小组目标也难以达成。所以在社工小组初期的活动中,尤其要注意观察,准确分析各个小组成员的性格,发掘组员的潜在优势和能力,分配给各位组员与其性格和能力相匹配的任务。同时,在每次活动中强化这种角色,强调组员这些角色对于小组的重要作用,以增强组员的“有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避免一些沉默性组员或被动性组员被小组遗忘,提升全体组员的参与度。

编辑:涂传博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