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对口援疆伊始,深圳提出经济发展与社会援建并重的援疆理念,以“政府主导、民间社会组织运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模式,在全国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中率先构建起社会工作人才援疆机制。
2011年3月,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简称深喀社工站)成立。6年来,该站成功实施了农村社区发展(小母牛)等一批品牌项目,其中多个项目荣获国家级慈善大赛金奖。深圳社工援疆,已成为喀什社会发展的一张名片。
参加手工艺合作社的维吾尔族妇女,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
A
“小母牛项目”惠及千余农户
9月19日,在新疆喀什佰什克然木乡农户塔吉古丽家的院子里,女主人摘下一个个红石榴,热情地请记者品尝。塔吉古丽说,在深圳社工的帮助下,她的家庭摆脱了贫困,院中种上了各种果树,自己也加入了社工队伍,帮助他人脱贫致富。
让塔吉古丽家庭脱贫致富的,是一个叫“小母牛”的公益项目。
2011年起,深喀社工站通过整合社会和政府资金,引进国际扶贫组织,联合当地政府一起实施农村社区发展“小母牛”项目。深喀社工站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启动资金购买种羊,联合畜牧局对农户进行繁殖养殖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发展优质绵羊的繁育和养殖。两年内,种羊和产下的羊羔归该农户所有,两年后,得到帮助的农户将原始启动资金作为“礼品”传递给下一户需要帮助的人家。通过爱心传递,受助者变为助人者,惠及更多的农户。
“加入‘小母牛’项目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帮扶的塔吉古丽说。
塔吉古丽2016年加入“小母牛”项目,当时用项目启动资金6500元购买了5只母羊,经过1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10只了,按市场价能卖4000元左右。
庞美玲和喀什本土社工走访农家。
参加“小母牛”项目后,塔吉古丽家1年之内增加了5只羊。深圳晚报特派记者 王炳乾 文/图
“经过我们回访调查,5只种羊两年平均繁殖3胎,15只羊羔长大后,至少带来上万元的净利润。”项目负责人吐尔洪·吾斯曼说。目前,喀什已有1430户贫困农户得到“小母牛”项目启动资金帮助。
B
建立手工艺合作社,帮助当地妇女创业
庞美玲是深喀社工站的一名社工,曾被中国社工联合会评为“中国最美社工”。2011年,她来到喀什加入到社工队伍中。
在帮助塔吉古丽脱贫的过程中,庞美玲等社工发现她擅长裁缝和织地毯。在当地,还有好多像塔吉古丽这样有手工艺技术的妇女。庞美玲与社区协调员互通想法后,决定帮助这些妇女建立手工艺合作社,让她们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庞美玲与协调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塔吉古丽,塔吉古丽很感兴趣。
在社工及社区协调员的帮助下,喀什市心连心妇女手工业合作社于今年1月3日成功注册,目前共有17人,主要是根据喀什市各个店铺的订单做衣服、织地毯、做小花帽等。订单多的时候,手工艺合作社的妇女人均月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
手工艺合作社是深喀社工站“巧手兰心”妇女创业培训帮扶项目的成果之一,在乡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目前已购买了26台先进机器生产设备。同时,手工艺合作社还引进了专业设计师和缝纫机手工培训师,对上百名妇女进行培训,改进手工产品的质量、款式。
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生产衣帽、地毯赚钱,既能照看农田和家人,又能补贴家用,妇女手工合作社让这种灵活的就业机制成为现实。
C
孵化7家本土机构 编织社工服务网
走进深喀社工站会议室,只见墙面挂满了荣誉证书:深喀家庭1+1互助项目等3个项目先后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
“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自深圳、嫁到喀什的社工庞美玲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喀什人加入了社工队伍,参与到公益项目中。阿凡提社工中心、“小母牛”项目、小花帽童声合唱团等已为很多喀什人所熟知。社会工作援疆已成为深圳援疆的一张新名片。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工专业人才的力量,深喀社工站发挥资源和经验优势,包括请香港和深圳的资深督导前来培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积极培养本土社工人才,孵化出阿凡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7家本土社工机构,培养了70余名本土社工,开发和实施了15个社工服务项目。深喀社工站在政府帮扶的薄弱环节和盲点上主动作为,助力实现帮扶全覆盖。
荣誉榜
深喀社工站先后在全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荣获创意类项目金奖2个,实施类项目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4个。
2016年3月,深喀社工站获得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赠予的“2015年度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称号;2016年9月,荣获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银奖。
2016年,“小母牛”项目荣获第三届鹏城慈善“典范项目奖”。王炳乾
编辑:涂传博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