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冰
从驯化第一只动物开始, 已经有30多种哺乳动物、15种鸟类、2种昆虫,以及一小部分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被人类驯化。如今人类正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挽救濒危物种,通过野放帮助野生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
人类最早的朋友从狼开始
大多数驯养动物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群体是存在明显阶级的,人类无意中利用了动物群体的这种阶级结构,取代了它们中“领头羊”的地位,从而对整个有凝聚力的群体实行了更有效的控制。
在考古学上,狼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在晚冰期就已同时被欧洲及亚洲的狩猎者所驯化的动物,而人们对狼的驯化最终促成了狗的出现。狼向狗的演化发生于距今31700年,其证据便是比利时境内戈耶洞穴遗址出土的个体,其吻部明显短于狼类。
在第四纪冰川来临的时代,气候不断变化,人类与动物的适合生存区域被极大压缩。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乳齿象、雕齿兽)灭绝,马科、骆驼科在北美洲灭绝,狼也饱受着食物紧缺的煎熬。人类在这一时期通过“制造工具”与“火的使用”走向刀耕火种及熟食时代。
由于人类捕捉到猎物后并不会把猎物全部带走,会把不吃的部分留在原地。这使得狼群待人离开后,可以享用剩下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假设场景,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几个原始人正在篝火前炙烤猎物,在不远处几头狼等待着享用人类吃剩的残渣填饱肚子。它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火光,并渴望在人类的庇佑下过活,不必再每天自己寻找猎物。久而久之,一些狼褪去野性,成为了人类第一批驯化的动物——狗。
2016年6月,《科学》杂志公布最新的狗类起源研究:虽然目前狗类的具体起源地尚不明朗,但已确知,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狗分别由不同种属的狼群演化而成。而根据古人类学家的研究,狗和人类的关系已维系长达1.1万年至1.6万年!在共生的环境中,人类为狗提供稳定的居所与食物来源,而狗则担当着护卫、狩猎、托运甚至被食用的功能。
在驯化过程中,狗的淀粉消化基因得到选择,通过狗与狼的基因比对,科学家发现有一个称为AMY2B的基因对消化淀粉食物至关重要。而在狗的体内拥有比狼更多的AMY2B基因的副本。在狗的胰腺里,这种基因比狼体内的基因活跃28倍。在共同生活中,如果某只狗没有驯化彻底,还残存着野性,人类就会把它杀死。通过这个过程,人类的祖先在下意识中完成了一个“选择”,从而培养出食量更少、能看懂人类手势甚至表情、通过吠叫与人类交流(包括发出警报)的新物种——狗。
作为古代的重要家畜,狗在我国境内最早见于距今约7000年至9500年的中原地区,以贾湖、裴李岗、磁山等遗址为代表。墓葬殉狗的情况在大汶口文化早期颇为盛行。在商代古都安阳的大量人和狗的墓葬中,一些狗的颈项上悬挂着铜铃,证明了狗对于这一时期统治者的重要。
2.
驯化令动物多方面不同于祖先
驯化是把野生动物改变成对人类更有用的新生命。一方面是人类对动物个体更有益于人类所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动物对人类环境作用下的自然选择作出的演化反应。
那些真正驯化的动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许多驯养动物同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脑袋较小,感觉器官也较不发达,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像祖先那样的赖以逃脱野外捕食者的较大的脑袋和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了。如亚洲野猪的前躯占全身七成比例,原始的家猪只占一半,现在的家猪只占三成。
原始人类主要是依靠捕杀兽类、采集野生植物为生,这一漫长的经验历程,使人类对各种可供其食用的动植物的生长习性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进而为动植物驯化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及经验储备。由于同一地区过度捕猎往往会造成猎物数量减少,人类不得不练习种植作物,温和的气候也使狩猎采集者定居下来, 渐渐地成为种植庄稼的能手。
在发明了网和陷阱之后,人类能够捕获活着的动物,也开始以食肉为目的在一个封闭区间圈养动物,把能为他们提供肉食的动物储存起来。腿短不善奔走的野猪,因其杂食的特征和较快的生长周期,而得以为人类提供高蛋白的肉食,以及皮毛等生活用品,成为了第一种作为储备肉的家畜。猪的地位有多高,从中文无“豕”不成“家”就可以看出。
8000年前,在驯化山羊之后,人类通过缩短羊羔哺育期的方式获得了新的原料——奶。饮用动物奶对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大大增长,为之后的部落、部族发展打下基础。
除此以外,驯化的鸟类和昆虫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物,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鸟类是因为它们的肉、蛋和羽毛而被驯化。昆虫有蜜蜂和蚕得到了驯化,饲养它们分别是为了得到蜂蜜和蚕丝。
在驯化动物的同时,人类也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逐渐放弃了狩猎和采集,进入生产经济时代。公元前3000年,当城市开始形成的同时,负重动物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在它们的帮助下,人们开始积极地发展远距离贸易。而通过对动物进行驯化,人类和动物的亲密程度往前跨越了一大步,人类也开始逐渐把自己凌驾于其它动物之上。
3.
驯化动物改变人类历史
在驯化过程中,人类改变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和生存轨迹,动物也改变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蜜蜂和蚕是人类驯化的两种昆虫,蜜蜂为人类提供了营养丰富且美味可口的蜂蜜,蚕为人类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舒适的服装材料——丝绸。
我们的祖先在采食蚕蛹的过程中发现了蚕茧可以纺丝的利用价值,又在用开水煮食蚕蛹时或其它偶然中发现开水可以煮茧缫丝。随着对蚕丝利用价值的认识,人们开始在住处附近栽桑养蚕,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又开始把蚕引入室内选种留养。
早在先秦时期,秦国就常以丝绸和西戎交换战马,并经过西北游牧民族运往西方。在中国通往西域的大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与黄金等价,公元前一世纪恺撒大帝穿着丝绸袍子看戏,议论的人还说他过于奢华。中国西北两条陆路经过中亚到欧洲,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在南方经过海道至南洋、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诸岛,从那些地方换回香料珠宝等物品。直到现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依然存在,“一带一路”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除了小小的蚕,还有一些动物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比如被称为“13世纪洲际弹道导弹”的蒙古马,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就是骑着蒙古马横扫欧亚大陆的。他们利用蒙古马耐粗饲、耐力好、数量多的优点,为骑兵们实现一人三马的配置,在换马不换人的前提下,实现了军队尽可能大的作战半径。在一人三马的配置下,还注重母马的配置比例,母马提供的马奶可有效保持军队的作战能力。
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言,羊是一大功臣。随着新航路的发现,欧洲毛纺织业迅猛发展,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
大千世界
猫自愿选择了我们?
和狗牛马不同,猫既不能看家护院也不好成为动物蛋白,更不能帮助人类拉车犁地,那么人类为什么还要驯化猫呢?
2004年,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报道说,他们发掘出了人类将猫驯养为宠物的最早证据。发现地位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一具9500年前性别未知的成人遗骨被端放在浅浅的墓穴中,各色各样的物品——石器、成团的铁锈和成把贝壳陪葬在遗骨周围。在同一个狭小的墓坑中,离成人遗骨仅40厘米处,居然有一只8个月大的猫的遗骸,猫头冲西放置,与人遗骨的摆放位置一致。
家猫的祖先是野猫,但猫和大多数驯养动物有很大不同,大多数驯养动物的祖先是群居生活的,但猫一向独来独往,还有领地意识,完全不能接受“摩肩接踵”的集体生活。猫的这些特点与其它被人类列入驯养名单、被迫执行特殊任务的动物不同,因此与其说是人类驯化的猫,更大的可能是猫自愿与人生活在一起,因为它们在人类这里看到了机遇。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发现,大约1万年前,人类最早的野生谷物窖藏中就出现了家鼠。对猫来说,家鼠是个很大的诱惑,这成为猫愿意与人类为伴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人类的垃圾堆也对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那里资源丰富,猫全年都能在此觅食。这两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促使猫去适应与人相伴生活,人类则因其美丽的外表而欣然接受。
延伸阅读
野放的艰难探索
野放,顾名思义就是野外放生、野化放归。野放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由于动物在复杂的野外环境里要采取一定的生存策略来适应自然的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缺乏一定保护和适应能力的圈养动物被野外放生后存活的成功率很低。在现代社会,人类很少盲目将圈养动物野外放生,而是将圈养的濒危野生动物有计划地野化放归,希望能够建立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
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的朱鹮,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7只,在我国陕西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后经人工繁殖和野放,到2014年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只,分布地域也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而大熊猫野化放归尚处于探索阶段。2016年9月,野放大熊猫“和盛”在石棉栗子坪保护区内死亡,最终确认“和盛”是由于遭受不明动物攻击,造成全身性细菌感染因败血症致死。在圈养的环境中,提供给大熊猫的竹子都经过清洗,还会给大熊猫用驱虫药。而在野外,大熊猫要学会野外觅食、寻找水源。离开安全舒适的大熊猫基地后,在野外会和黑熊、金钱豹、野狼等正面遭遇,甚至还会和同类发生冲突。
圈养的大熊猫遇到同类是“亲近、友好”,而野生大熊猫遇到同类则是“躲避、攻击”,甚至因为确定领地以及争夺配偶发生打斗,受伤或者生病后能否痊愈只能看大熊猫的抵抗力和运气了。野放大熊猫在独立解决温饱后,还要建立自己的领地,在发情期能找到配偶,如果野放的大熊猫没有生育“下一代”,意味着野放并不成功。因此,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在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跟踪保护野放的大熊猫。
五花八门
为何有些动物不可驯
动物成功被驯化的标准有6个:这种动物非常容易接受喂养;它们成长及成熟的速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它们能够在圈养环境中健康生长,保持物种数目增长;它们通常比较温和;它们不能够轻易歇斯底里;这种物种的社会结构足够强大。
那么,动物不可驯或驯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1、日常食物。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能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能量的效率通常在10%左右,因此没有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因为充当食物而被驯化。
2、生长速度。驯化动物必须具备生长迅速的特质,大猩猩的一身肉需要15年才长成,因此没有大牧场主会花上15年时间去等待他的大猩猩牧群长到成年。
3、圈养中的繁殖问题。有些动物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交配或者它们的求偶仪式非常繁琐。比如雄性猎豹对一头雌性猎豹要追逐好多天才能求偶成功,而关在笼子里的猎豹会拒绝“包办婚姻”。
4、凶险的性情。动辄杀人的倾向使许多本来似乎理想的动物失去了被驯化的资格。河马如果不是因为它的危险性情,可能会成为农家的大牲口。河马每年杀死的人比非洲的任何其它哺乳动物(甚至包括狮子)杀死的人都要多。
5、容易受惊的倾向。有些野生动物高度神经质,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这是它们在野外养成的求生本能,但是如果把它们关在围栏里也可能惊恐不安,不是被吓死,就是为了逃生在围栏上撞死,一句话“伤不起”。
6、群体结构:动物以什么形式群居,也是决定能否顺利驯化的要素。除了被当成宠物饲养的猫和雪貂,大多数独居的地盘性动物未能得到驯化,因为它们彼此不能相容,也不会本能地顺从。
不可不知
盲目放生无异于杀生
《周易·系辞》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群书治要》、《六韬·虎韬篇》引神农之禁指出对“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孔子说:“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孔子这种好生的仁治观念,确立了仁者爱民爱物的放生核心基调,成为儒家“仁政”的立论基础。
佛教传入我国后,不杀被列为佛教诸戒之首,放生被视为众善之先。梁武帝奉佛戒杀,梁元帝荆州有放生亭碑,唐肃宗“下旨在各大寺庙内建造鱼池,要各家各户把金鱼放生”。唐乾元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儒家也发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强烈呼吁拯物放生并付诸行动。王安石“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苏轼曾“买”西湖为放生池,“出御赐金钱筑堤障水”。
不过,盲目放生无异于杀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麋》和《黔之驴》就是两个失败的野放案例。临江麋鹿在主人的保护下与家犬玩耍,以为所有狗都是朋友,最终落得个被野狗“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好事者将驴放之山下,听之任之,老虎一开始非常害怕,不敢扑咬驴子,后发现驴的本领不过如此,于是将其吃掉。
对于放生,需要提前评估。对于陆生动物,根据《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规定,放生者在选择向野外放生动物前,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对于水生动物,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品种。苗种应当是本地品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确需放流其他苗种的,应当通过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应当依法经检验检疫合格,确保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
编辑:唐仁凤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