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随着江苏各地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
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袤的滩涂湿地上一群群麋鹿正在悠闲漫步。一头初生的小麋鹿满眼好奇地跟随母鹿,脚步欢快而轻盈,为这片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盐城市麋鹿研究所所长解生彬说:“目前是4月份,也是麋鹿的一个产仔高峰期。我们重点加强对母鹿的跟踪监测,确保麋鹿种群能够顺利地产仔。”
保护区野外麋鹿数量目前已增长到3553头。随着麋鹿种群数量持续增多,保护区也有计划地开展麋鹿迁地保护实验,陆续向北京、内蒙古、青海、湖南、福建等多个省份和城市输送麋鹿。从“单一保护”到“生态共建”,让麋鹿种群最强壮的优良基因在全国“开枝散叶”。
随着长江江豚进入繁殖季,泰州靖江开启了江豚的最新调查。8日上午,调查队行船至江阴大桥往下500米左右的江面时,发现了十几头江豚的踪迹。江豚的“活跃”,也印证了长江靖江段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鱼类资源明显提升。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被发现的物种数已更新至884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得益于“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等生态工程产生的积极效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物种栖息生境不断恢复,生动展现了“天上有鸟、水中有鱼、林中有兽”的美好画面。
http://www.nbs.cn/news/7/202504/t20250409_750357.html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