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添新名片

 时间:2023-06-26 08:29:05来源:安徽日报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探索保护新模式,成为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名片”。从30年前经历林木砍伐、生态功能下滑之痛,到探索共建共管、重振“华东物种基因库”美誉,这里折射出安徽守护多样物种、共建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夯底:生物物种多样性不断恢复

一场豪雨初歇,山间雾气氤氲,流水潺潺,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晶莹的水珠断断续续从参天大树的绿叶上滑落,高处茂密的森林里不时传来动物的低吠声。

这是记者前不久到访黄山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所见的雨后山景。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山西海、宏村古民居、太平湖风景区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年平均温度15.5℃,境内古树参天、峡谷幽深、飞瀑流泉,被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

在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陈晓春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山路探访。在缓冲区外围的梓木宕,6棵高大挺拔、昂立一排的古树映入眼帘。“5株榧树,1株小叶青冈,平均树龄400岁。”陈晓春介绍起保护区“家底”如数家珍,保护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6%,拥有高等植物1295种,珍稀保护植物42种,脊椎动物28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

环境好了,珍稀动植物也多了。“消失”多年的野生梅花鹿、平胸龟、鹰雕等物种,近年来在红外相机镜头下或科研人员野外调查中被发现。黑麂、鬣羚、大鲵、短萼黄连等动植物种群全面恢复。

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不断恢复,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

我省地处中国南北过渡地带,跨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境内山丘、平原、湖泊镶嵌交错,自然生态景观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3月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各类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多样性不断恢复。”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席峰介绍,目前,我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登记名录有1300余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达5481份;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长江江豚在安徽段种群数量增长明显;东方白鹳、黄嘴白鹭等众多“鸟中国宝”从“初现”到“频现”安徽,“用翅膀投下了生态赞成票”。

探索:“三驾马车”推动多方共赢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共建共管实践,入选了2022年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如今的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植被茂盛,物种丰富。然而在30年前,这里也曾经历过林木砍伐的“阵痛”。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是一片国有采育场,林场职工和家属一度超过200人。多重因素下,九龙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云豹、豺等肉食动物几乎绝迹。

当地政府痛定思痛,1992年以后逐步停止天然林采伐,解散该林场,在原有林区补种檫木、杉木、毛红椿等。得益于“家底”厚实,生态系统很快恢复。2001年4月,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

近年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探索新路径。2018年,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引入公益保护组织和社会企业参与当地生态保护,经过4年多实践,探索出“政府主导、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参与”的“三驾马车”管理新模式。

2018年,黄山市黄山区政府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订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委托管理协议,成立自然保护中心,由保护中心负责日常保护工作。如今,在各方助力下,保护区已建成智能巡护监测管理体系,科学设立巡护路线26条、监控点11个、监测小站3个,布设红外监测仪37台,聘用专职巡护人员9名,实现从“单一人防”到“人技结合”的转变。

“我们借鉴其他省份自然保护区的实践经验,在九龙峰形成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培养了一支保护团队。”桃花源基金会九龙峰项目负责人张铮说。

社会企业——黄山千鸟谷生态科技公司的加入,则为当地建立“靠山吃山”的绿色经济模式。千鸟谷公司发展民宿旅游、稻虾米基地和研学旅游等生态友好产业,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获得住宿、餐饮、土特产销售、劳务用工收入近500万元。

“生态保护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的独立行为,需要把各方面都动员起来。”陈晓春介绍,在“三驾马车”模式下,管理站抓综合管理与协调,建立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体系;保护中心抓保护与监测,建立智能巡护监测管理体系;企业抓经济,发展民宿旅游、农特产品和自然教育等生态友好产业。社区共管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共赢”,实现“不砍树,能致富”。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在展示九龙峰“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时给出的评价是,“三驾马车”保护模式的建立,为社会公益组织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聚力:美丽安徽建设提质增色

九龙峰自然保护区探索“三驾马车”保护模式,成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我省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四个方面发力——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构建空间保护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发动社会广泛参与。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法规——《安徽省林长制条例》,修改20多部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和规章,印发加强长江(安徽)水生生物保护等实施意见,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构建空间保护体系,全省拥有“大别山”和“黄山—怀玉山”2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全省共建有自然保护区109处,初步建立了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开展“四廊两屏”建设,推进“五大森林”行动,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我省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地省级专项督察,持续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开展“长江禁捕”专项行动、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全力维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安全。

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安徽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共管》《岳西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共同富裕》2个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4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生物多样性守卫者、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歙县管理站王山青被授予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盛学锋入选全国百名“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等。

“我们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提质增色。”席峰表示。

根据计划,我省将谋划编制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将生物多样性的多重价值逐步纳入全省法规、政策、规划进程;启动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观测和评估,加强生物多样性野外观测站点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特色区域品牌,在黄山、大别山等区域培育并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展示中心等工程项目。(记者 夏胜为)

编辑:WJ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