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师生向“实验动物”纪念碑献花温医大供图
温州网讯 人类攻克许多疾病,都要依靠动物实验。4月24日是“世界实验动物日”,温州医科大学200多名师生手捧菊花向“实验动物”纪念碑鞠躬,致敬这些为人类医学发展而献身的“无名英雄”。记者走进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揭开其神秘面纱。
身价不菲:
有的一只十万元,有的“无价”
在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生活着5000多只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斑马鱼、豚鼠、蟾蜍、比格犬等,其中鼠类占绝大多数。这些动物都是为了科研实验而特殊培育繁殖的,有不少甚至是专利产品。
“这里的不少动物都价值不菲,尤其是基因敲除动物(基因链中有基因段缺失)和转基因动物价格颇高,很多都是从美国、欧洲的科研机构或生物公司引进的。”实验动物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普通的转基因鼠一个品系要五六万元人民币,基因敲除小鼠一个品系要十多万元人民币。而且科研价值高的实验动物是买不到的,都是有科技专利的,一般只能通过项目合作,才赠送几只给我们。”
该负责人向我们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茶山校区屏障系统初建时,中心想尽办法引进了第一批基因敲除鼠——ALK3基因敲除小鼠,一种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缺陷的老鼠。这种老鼠是在受精卵阶段,人为敲除了其基因链中的ALK3基因,由此生育的小鼠就先天有心脏缺陷。这种实验鼠一般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瓣膜缺陷研究。“2005年我们引进一批ALK3基因敲除小鼠,价值30多万元。有一次学校突然停电了,实验鼠熬不过几小时就会死亡。为了保护这些实验鼠,我们紧急花高价调来了当时电力部门的应急发电车,保护实验鼠的生命安全。”
特殊族群:高血压鼠、裸鼠、心脏病鼠……
“科研对实验动物的基因稳定性要求极高,像转基因鼠都要近亲繁殖以保证其基因稳定性,近交系鼠要求鼠兄妹或亲子之间交配繁衍20代以上,这样就能保证其基因稳定性达98.6%。”该负责人介绍,每只实验鼠都需要经过基因鉴定认证,像常规实验鼠是从有资质的生物公司引进,出厂时就有质保证书;而从国外引进的转基因鼠需经过数月备种、办妥海关手续,还要隔离检疫后送到上海等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专业质量鉴定。
“转基因动物以老鼠为主,你别看这些老鼠长得都一样,其实每只都不一样。你看这个是先天性高血压的,这个是先天性糖尿病的,这个是裸鼠没有毛的。”该负责人说,像裸鼠就是一种有免疫缺陷的变异鼠,它全身无毛,对病菌细菌异常敏感,需要生活在特定的保护环境中。“它多用于肿瘤研究,通过注射,将病菌注射进老鼠的任一部位,肿瘤就会在那里长出来。科研人员对它进行施药、解剖来了解肿瘤的病例过程和相关药效。”
实验动物对培育与研究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它们的家在SPF(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实验室里。这里的空气要经过三层严格消毒和过滤,室内的压力要严格设定,室内温度都要控制在20℃至25℃。该系统对实验人员的卫生情况要求严格,在进入前必须洗澡,经过严格消毒,然后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才能进入。实验师陈老师说,实验室里的光照模拟自然光源,12小时开灯12小时关灯;实验室有24小时值班看护以及定时巡逻。
“替难者”:豚鼠戴眼镜、狗狗戴牙套,助医生揭秘疾病
在温医大的科研实验中,你会看到戴眼镜、眼罩的豚鼠;戴心脏支架的小鼠;戴牙套的比格犬……这些都是它们在帮助医生们揭秘疾病。例如,让豚鼠戴上近视眼镜就是为了探索人类近视的发病奥秘,因为人和小鼠、豚鼠正常的眼球基因表达文库非常接近。为了研究近视的发病机理,他们用多种办法诱导老鼠近视,如给一只豚鼠戴上头套2周后,就可能近视三四百度。诱导近视成功后,再使它们“变”回正常,然后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寻找发病机理。而实验成果一旦进入推广和临床阶段,未来人们将可通过药物来预防和矫正近视。
“我们需要在实验鼠身上构建人类疾病模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让它们患上人类病,然后施药、治疗,在动物身上观察治疗的过程,获取宝贵的实验数据,研发新的治疗疾病的药物或方法。”温医大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介绍,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身”或“替难者”,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必备的“动物、设备、信息和试剂”四大要素之一。
“为了人类医学的进步,它们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是伟大的‘无名英雄’”。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陈锡文介绍,每年中心都有家兔、大鼠、小鼠等近10万只实验动物为科学献身。尽管如此,实验动物数量仍无法满足科研实验的需求,而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尽量减少动物使用量,并给予实验用动物人性化待遇。“在实验中,我们会为它们注射麻醉剂,避免疼痛;会关注并安抚它们的情绪波动,会对实验动物采取安乐死措施。”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张新彤
编辑:廖玺娇
编辑: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