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年夏天都会传来人被疯狗咬伤后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消息,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令人谈狗色变的传染病?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最新发声认为,出于防治狂犬病的目的对无辜犬只进行扑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大规模接种疫苗反而可以有效阻断狂犬病的传播。
2017年9月26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大规模犬只免疫接种是防治狂犬病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措施,呼吁全社会重视犬只管理,让犬只成为人类抗击狂犬病的最佳伙伴。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报告的狂犬病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近年来我国的狂犬病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不过,农业部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上报的狂犬病死亡人数仍高达592例,高居全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死亡数第三位。
2017年6月,农业部印发了《国家动物狂犬病防治计划(2017-2020)》。该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国达到狂犬病控制标准。其中一项工作指标为:全面建立动物狂犬病免疫点,服务范围实现全覆盖,注册犬或可管理的犬免疫密度达90% 以上,免疫犬建档率达到100% 。
据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教授扈荣良介绍,90%以上人狂犬病病例是由于当事人被疯犬咬伤而引起的。此外,猫、狼、狐、蝙蝠等动物也可能传播狂犬病。
“全球每年有近千万只狗由于狂犬病等原因遭到残酷扑杀,意味着每小时就有1200多只狗意外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的犬只。”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犬只项目经理姚越在发布会上说。
据扈荣良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手段较多,比如清除所有犬,但显然这种方法不现实;第二种手段是捕杀狂犬病流行区域所有犬,但犬只数量在不久的将来仍会恢复;第三种方法是,只对咬伤人进行暴露后处置,这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放任犬狂犬病流行,传染源持续存在。
“出于防治狂犬病的目的对无辜犬只进行扑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证明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达不到防控狂犬病的目的。”姚越说,当某个地区的犬只数量下降后,附近的流浪犬就会填补空缺,并且有意养犬的人还会繁殖或饲养新的犬只,导致该地区犬只数量快速回升。而犬只的流动会进一步增加狂犬病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此外,不加区分的扑杀(特别是扑杀已经免疫的犬只)会降低免疫犬只的比例,破坏业已形成的免疫屏障。
同时,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高级科学顾问孙全辉也指出,被犬只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但这只是事后的紧急应对措施。只有给犬只免疫,控制犬只的繁育,减少流浪犬只的数量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
扈荣良证实了上述观点。他认为,最有效且最可行的方法是对犬进行大规模免疫,由于免疫后可以在犬群内建立有效的保护屏障,这样就可有效阻断狂犬病在犬群中的传播,也就等于消灭了狂犬病的传染源。
那么,大规模免疫的目标是多少?扈荣良表示,只要实现70%犬群免疫覆盖,就可以阻断狂犬病的有效传播,这一做法在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中均得到充分证明。而一旦低于70%的覆盖率就有可能造成死灰复燃。
扈荣良说,在狂犬病尚未消灭的国家和地区,70%免疫覆盖率需要持续保持,针对过去免疫过的犬加强免疫,针对新补充的犬只进行补充免疫,形成坚固的免疫屏障,直至狂犬病完全消除。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犬只对于狂犬病防控的重要性——它们不是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帮凶,而是人类防治狂犬病最好的伙伴。” 姚越说,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曾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国内的三个地区(陕西省韩城市、安徽省界首市、贵州省桐梓县)开展了以犬只的大规模免疫来预防狂犬病的试点项目。项目完成时,目标区域内犬只的平均免疫率达到94%。试点开始后,项目地没有出现一例人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事件,成功阻断了狂犬病的传播。
据扈荣良介绍,在美洲、欧洲和部分亚洲地区乃至一些非洲国家都已通过大规模免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甚至实现了狂犬病的消除。由于动物狂犬病灭活疫苗的上市和广泛应用,过去十年来,我国每年上报的人狂犬病病例从3301例降至目前的不到600例。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深圳、东莞等发达城市。这些城市从2005年以来开展了大规模免疫,免疫覆盖率从2005年的38%提高到了目前的85%以上,人的狂犬病也从过去的每年数例减少至0起。
“大规模免疫需要多方面协同才能实现,负责任的犬主是这些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扈荣良说。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我们的生活水平、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具备与之相符的科学观念,从而体现大国应有的文明素养和关爱动物的意识。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狂犬病,杜绝对无辜犬只的扑杀,不但对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有好处,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示大国的责任。”
编辑:唐仁凤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