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区域面积9.98平方公里。1989年,和平区新兴街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1996年,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被中宣部誉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两大龙头之一。如今,和平区已有志愿者7.1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8%,志愿服务已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形成众多志愿服务品牌
多年来,在区、街道、社区建立了三级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使志愿服务活动由志愿者自发松散的活动变为有组织成规模的活动,形成了众多志愿服务品牌。其中,和平区“心目影院”为盲人讲解电影志愿服务项目、和平区新兴街“阳光奶奶”志愿服务队、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近年来,积极向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荐“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果:区文明办摄制选送的《天使一样的老人——兰长燕》微视频、南市街选送刘善伟创作表演的《赞志愿者》快板被评为“优秀作品奖”,和平区“爱心助空巢”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优秀实践成果奖”品牌项目,新兴街兰长燕志愿服务事迹被评为“优秀实践成果奖”先进事迹。和平区志愿者协会关爱“老雷锋”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劝业场街滨西社区“爱心银行”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各级领导多次到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调研,对广大社区志愿者常年坚持服务他人、奉献社区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和平区志愿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形成三级协会组织协调服务
目前,和平区共有志愿者7.1万人,其中在“中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注册志愿者6.5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8.8%。坚持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与服务群众相关的单位部门,如医疗、教育、卫生、司法、供热、供水等单位列入区志愿者协会直属团队,在各条口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公共场所和社区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形成了三级志愿者协会组织协调服务,学雷锋服务站常年设点便民服务,志愿服务队开展专项志愿服务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志愿者组织网络。
和平区560个机关、企业、部队、学校、街道、社区注册成为志愿者团体会员单位。在区、街志愿者网站网页设立志愿者招募注册窗口;在学雷锋服务站常年设立志愿者招募注册点;在志愿者广场日设立志愿者招募注册现场面向居民、市民招募注册志愿者。和平区志愿服务组织还开展了第一代志愿者向第二代、第三代传递活动,招募中年、青年志愿者。通过走进学校、走入辖区单位,走到青年学生中宣讲志愿者精神,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和招募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注册加入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优化了志愿者队伍的年龄和专业结构。
志愿服务活动常抓不懈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常抓不懈。和平区通过每年开展“万户居民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居民问卷调查中提出的需求,组织志愿者开展针对性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推行双向互动服务、单向服务、协同包户服务、设点服务、挂牌服务、站点服务、志愿者广场服务、项目服务等8种社区服务形式,实现了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经常化。
每年春节,和平区的志愿者们都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每到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设计开展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的“3·5”学雷锋日、“3·18”和平志愿者日、“12·5”国际志愿者日都举办全区性纪念、表彰或大型志愿服务广场日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做好激励和回报志愿者工作,回报那些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做到让奉献的人不吃亏,让志愿服务的人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关爱,让志愿者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专业志愿者占一定比例
和平区志愿者的年龄和专业结构从开始的只有社区老年人组成,到现在老、中、青共同参与,专业志愿者占一定比例的发展变化;志愿服务对象由面向困难群众向面向全体社区成员服务的发展变化;志愿者服务的内容由社区服务发展到向社会服务的发展变化,从最初“老三送”(送煤、送菜、送炉具),演变为“新三送”(送岗位、送知识、送健康),现在逐步变为送理念、送渠道、送方式;志愿服务的形式由“一对一”服务发展到8种服务和项目化服务的发展变化;志愿者的服务由过去只服务没记载,到现在双轨制记录、爱心银行存取管理的发展变化。志愿者由十几人发展到7万多人,全区近五分之一常住人口都成为志愿者,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素质提高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编辑:徐建华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