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当山:全新升级畅游全域

 时间:2016-09-12 23:48:44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在武当山参加夏令营的小学生王威摄

  □曹巧红韩继斌余东杰

  8月初,湖北十堰武当山景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这个由保继刚、王衍用等10多位全国旅游行业大咖组成的专家团队,受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邀请,专程到此为武当山旅游转型升级出谋划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道教圣地等众多重量级头衔的武当山,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加大力度推进景区的全域升级,希望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全域智慧原生山水锦上添花

  “您所在的位置是武当山金顶,金顶又称大岳太和宫,建在众峰拱拥、直插云霄的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来自陕西的自助游客王先生用手机扫描了景区导览图上的二维码后,手机上马上出现了他即将抵达的金顶景区的语音导览页面。他说,戴上耳机就能一边登山一边聆听移步换景时恰到好处的讲解,而且全程可以使用免费WiFi,太方便了。在武当山,每个景点和建筑都配备有这样的智慧导览系统,系统不仅提供语音讲解,还有三维地图和游览攻略,给越来越多的自助游客带来极大的方便。

  武当山旅游局局长费利民介绍,截至目前,武当山智慧旅游系统已经开发的有武当山印章项目、门票扫码、掌上武当、景区智能短信提醒、景区景点智能信息厅、武当山自助导游系统、核心景点免费WiFi覆盖、景区城区监控系统等13个项目,大大提升了武当山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智慧旅游只是武当山推进全面转型升级系列工程中的一项。在2016年武当山特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锋提出了武当山“511”发展战略,即通过建设10大工程、启动100个项目,将武当山建设成为“旅游度假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健康养生体验区,武当文化展示区,全面小康样板区”五区目标。而今,这些规划正有序推进。特别是在重点项目推进上,每个项目明确专门的领导进行管理和协调跟进,确保按时按质完工。

  2015年年底,武当太极湖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武当山又增加了新名片;今年2月,武当山机场正式通航,仅半年旅客吞吐量达20万人次,加之汉十高铁的开建,武当山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至今年7月底,武当山共接待中外游客48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3%和19.79%。

  吴先锋说,近年来,随着武当山对外交通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武当山旅游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旅游经济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稳健有序、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因国内外经济放缓的客观原因,武当山旅游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在旅游环境综合管理、服务转型升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规划设计,完善发展定位和理念,推动武当山旅游经济转型健康可持续发展,造福更多百姓。

  全域规划蓝图在胸谱写新篇

  在武当山转型升级研讨会上,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提出,“武当山要进一步依托山上的道文化资源和山下的太极湖水资源,认真规划好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之间的关系,由观光游不断向休闲度假游拓展,大力发展养生文化,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

  据统计分析,目前武当山游客构成是观光旅游者约占30%,宗教旅游者约占40%,文化旅游者占约20%,其他如武术学习体验、中医药养生约占10%。如何能让更多的游客留下来,深度体验武当文化的魅力,同时也给武当山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实惠?

  武当山特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建平表示,“武当山特区的全域景区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全面的转型发展,就是要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目的地经济转变、由景点建设向全域景区打造转变、由游客量的扩张向延长产业链条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使武当山旅游进入快旅慢游、养生度假的新时代。”

  为此,武当山坚持规划先行,描绘了一幅“一核带动、两翼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蓝图:就是通过旅游业“一核”的发展带动全区一、二、三产业发展,而三产的发展又要围绕这个“一核”进行布局和优化;通过武当山(山上)、太极湖(山上)“两翼”联动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特区。

  “总体上,就是要突显武当山自然之美、建筑之美,彰显武当文化之美、和谐之美,避免低水平、大规模的无序开发。推进旅游产品的供给侧改革,重点在旅游产品的内涵上做文章,适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服务上提升质量,力争在‘点’上出精品,在‘线’上提功能,在‘面’上创品牌,点线面,立体打造全域风景区。”武当山景区办事处书记卢金华说。

  目前,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武当山整体环境整治、异地搬迁的危房改造等工作有序推进,交通项目进度明显,枫土路、土武一级路、武当山机场快捷通道等不断推进,基础工作基本落地。以道家养生院、抱朴堂等为代表的一批武当养生体验馆和度假民宿应运而生,“武当山旅游”的形态正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以来,以武当武术为主题的“武当国学旅游线”在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热销,去年以来吸引了10余万人次的入境游客;与太极湖医院合作推出的高端康养旅游体验产品成为众多都市白领的新宠。

  全域旅游因地制宜村村成景

  福地居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紫霄村里,是武当山景区内建起的第一家民宿,从事旅游接待十多年的店主邹东斌和爱人初次来到武当山,就决定留下来。他们租下村民的几栋房子,经过精心改造,青瓦土墙、木门矮窗、果园菜蔬、山林茶地……一派天人合一的自然风情。这里也是欧美入境游客和自助游的年轻人最爱的居所。

  除福地居外,东天门12户农户改造工作稳步推进,这里将成为武当山景区又一处特色精品民宿。这些原来散落景区的村庄,曾是景区头疼的管理难点。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推进,武当山特区依托主体景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整治景区“八乱”与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相结合,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既解决了景中村管理难问题,又开发了民宿度假产品,更是让旅游发展惠及老百姓,可谓一举多得。

  刘建平介绍,武当山景区把紫霄村和八仙观村率先作为试点,打造八仙观道茶生态休闲体验品牌和紫霄村原始风貌民宿度假品牌,对公路沿线民居进行统一“穿衣戴帽”设计,在不破坏原始生态风貌的情况下,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大力扶持新的生态旅游项目。通过示范点的带动,努力使景区呈现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让本地干群居住于风景中,让外地游客流连于画卷里。

  在武当山紫霄村,有的农户将房屋出租或自己开设主题客栈,很多农户将自己多余的房屋在粉饰之后租赁给武术学校和养生游客常住,来自法国的法理中和马克等外籍人士,成为常驻在紫霄村二组茶园旁的“洋村民”。

  旅游的带动,使身处武当山景区的八仙观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道茶之乡,“武当道茶”品牌就此打响。在八仙观村3000亩道茶基地,政府引导成立了4家专业合作社,覆盖416户茶农。目前,所在行政村减少贫困人口488人。近几年,超过5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为武当道茶、特色旅游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发展生态茶园观光,带动周边2000多户茶农收入的增长。

  据统计,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扶贫,武当山全年用于扶贫直接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引进各类资金617.9万元,实施14个到村项目、5个到户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7万元,帮助引进项目68个,完成了景区430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

  “错过一个时期,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吴先锋说,“武当山特区已驶上全域景区化发展的快车道,今后一段时期更要主动作为,进一步夯实发展格局,促使全域景区化向全域旅游化转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最终实现全民致富、全面小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当山,这座绵延八百里的神奇山脉,必将绽放新的、更加美丽亮眼的光芒。”

编辑: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