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6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桐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合作举办的PLA同伴教育课堂正式拉开帷幕。此活动在江南初级中学的校内教室举行,旨在以亲和的学习方式为载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同学掌握必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经过进行开放、自由、深入的讨论,能够认清自己、规划人生、珍惜生命、善待他人。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
图一 “桐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一)“非填鸭式”课堂,开拓思维
上午九点,课堂正式开始。为加深学员们的熟悉程度,主持人俞海铃和杨铭馨准备了破冰游戏。活跃气氛后开始正课的第一环节内容:社会性别。两位主持人将事先写好的卡片分发给学员,学员独立思考手中卡片的内容,判断适用于男性还是女性或是男女皆可,然后进行站队游戏。“我之前对于社会性别有一些误区,比如对喜欢织毛衣和喜欢粉色的男生存在偏见,我现在明白了这只是认知不同,我们要互相尊重。”一位学员说道。第二环节:悦纳自己。学员通过思考并大声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在与同伴们的互相了解过程中,也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最后一个环节是朋友与同伴压力。学员们在课上思考了对自己的要求与对朋友的要求是否有很大的区别,以及思考如何面对我不愿意的事情等问题。课堂期间,学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学们从一开始的害羞到积极参与,使课堂的氛围渐入佳境,表达了自己内心
图二 学员们认真聆听同伴教育课堂
(二)“掏心窝式”知识写作,理趣并存
下午一点半,主持人孙正立、方芸芸开展了围绕学习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孙正立向准初三的同学们,针对英语学习详细地介绍了一些学习技巧。“我了解到听力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一旦坚持了,将成效显著,我会尝试着试试。”一位学员满怀信心的说道。相比较孙正立采用“讲段子”的形式,方芸芸则以亲身体验切入,希望同学们劳逸结合,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图三 主持人正在介绍学习经验
在本次暑期实践小课堂中,“桐伴行”团队告别固定的教师角色定位和严谨的教学规范,以互动式课堂的形式,用朋友的相处模式和同伴们交流。这种独特的角色考虑方式,使得课堂本身的学习效益扩大,实现了同代人之间的知识传递。
文/杨铭馨 方芸芸 俞海铃 周思蒙 孙正立
摄/江仪玲
编辑:gch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