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4月18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实习记者丁晨曦) 早上七点半,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社区活动室传出。69岁的宁波正弓着腰,左手握刀柄,右手压刀背,将一把生锈的钝刀细细打磨。
宁波为居民打磨生锈的刀(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这是张奶奶昨天送来的,刀钝了锈了老人家也舍不得扔,就找我们帮她磨一磨。”宁波向记者介绍着,手上活也不耽误。“你瞧,这不就和新的一样!”铁锈脱落,露出里面银白色的刀身。
宁波是“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站长,从事志愿服务超50年。从工作期间创建“老焊头”志愿服务队,到2017年成立“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8年时间,他带领三十余名“老工匠”免费给环卫工人理发、为社区居民修家具……如今服务项目增加到六大类、十余项,共计服务八万余人次,开展活动千余场。
爱心车间老工匠们工作场景(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工作站的爱心车间,是老工匠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早上八点,其他工匠师傅陆续前来。东头“能人李”操起家伙,推刨花、钉榫卯,废木料转眼变成小马扎;西角“姚一剪”坐在磨刀石旁,豁口剪子正转着圈儿打磨出刃,还有擅长磨刀的“张一刀”、会修表的“钟表大师”、为居民理发的“理发大师”……“这都是‘粉丝’为我们起的名号!”宁波打趣道。
“能人李”师傅工作时的场景(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工匠师傅都是顶好的人!有时候我们过来不方便,他们都亲自上门服务。”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刘先生今日前来是想请理发师傅到家中,为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理发。
“我母亲年龄大了,腿脚行动不便,外面的理发师又忙,没有时间上门服务。多亏了‘匠心筑梦’志愿服务队的师傅,每次都免费上门为我母亲理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刘先生话音刚落,两位理发师傅已经收拾完毕,拿着工具箱去刘先生家里进行上门服务了。
理发师傅们为居民理发(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据介绍,“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成员平均年龄七十多岁,最大年龄80岁,都是些身怀绝技的老工匠。“其实我们团队成员里很多都曾身患重病,有的人现在依然没有康复。”宁波告诉记者,“但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我们想一直干下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路走来,“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在帮助社区居民的同时,也收获了来自社区的温暖。
“这些老工匠的善举对我们社区居民触动很大。固定的活动场地、街道的水电……只要他们有需求,我们都会尽可能提供帮助。”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曹坤说道。
“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旗帜(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8年来,“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一直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持着。“为什么叫‘匠心筑梦’?就是希望我们老工匠能够把自己的手艺发挥出来,贡献社会,服务居民,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宁波表示。
央广网济南4月18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实习记者丁晨曦) 早上七点半,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社区活动室传出。69岁的宁波正弓着腰,左手握刀柄,右手压刀背,将一把生锈的钝刀细细打磨。
宁波为居民打磨生锈的刀(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这是张奶奶昨天送来的,刀钝了锈了老人家也舍不得扔,就找我们帮她磨一磨。”宁波向记者介绍着,手上活也不耽误。“你瞧,这不就和新的一样!”铁锈脱落,露出里面银白色的刀身。
宁波是“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站长,从事志愿服务超50年。从工作期间创建“老焊头”志愿服务队,到2017年成立“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8年时间,他带领三十余名“老工匠”免费给环卫工人理发、为社区居民修家具……如今服务项目增加到六大类、十余项,共计服务八万余人次,开展活动千余场。
爱心车间老工匠们工作场景(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工作站的爱心车间,是老工匠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早上八点,其他工匠师傅陆续前来。东头“能人李”操起家伙,推刨花、钉榫卯,废木料转眼变成小马扎;西角“姚一剪”坐在磨刀石旁,豁口剪子正转着圈儿打磨出刃,还有擅长磨刀的“张一刀”、会修表的“钟表大师”、为居民理发的“理发大师”……“这都是‘粉丝’为我们起的名号!”宁波打趣道。
“能人李”师傅工作时的场景(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工匠师傅都是顶好的人!有时候我们过来不方便,他们都亲自上门服务。”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刘先生今日前来是想请理发师傅到家中,为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理发。
“我母亲年龄大了,腿脚行动不便,外面的理发师又忙,没有时间上门服务。多亏了‘匠心筑梦’志愿服务队的师傅,每次都免费上门为我母亲理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刘先生话音刚落,两位理发师傅已经收拾完毕,拿着工具箱去刘先生家里进行上门服务了。
理发师傅们为居民理发(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据介绍,“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成员平均年龄七十多岁,最大年龄80岁,都是些身怀绝技的老工匠。“其实我们团队成员里很多都曾身患重病,有的人现在依然没有康复。”宁波告诉记者,“但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我们想一直干下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路走来,“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在帮助社区居民的同时,也收获了来自社区的温暖。
“这些老工匠的善举对我们社区居民触动很大。固定的活动场地、街道的水电……只要他们有需求,我们都会尽可能提供帮助。”甸柳新村街道吉祥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曹坤说道。
“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旗帜(央广网发 丁晨曦 摄)
8年来,“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一直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坚持着。“为什么叫‘匠心筑梦’?就是希望我们老工匠能够把自己的手艺发挥出来,贡献社会,服务居民,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宁波表示。
https://www.cnr.cn/sd/qlxfj/20250418/t20250418_527139447.s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