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日”爱心义诊。
“赶集日”活动现场。
近日,傍晚的仁寿县长平文化水街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集市”,“汇聚凡人微光·照亮美好生活”——仁寿县2025年第一季度文明实践“赶集日”活动在此热闹举行。
“集市”打造了理论宣教、便民服务、风尚引领、健康促进、文化传承、仁品展示六大区域,40余个爱心组织、爱心商家热心参与、真情服务。
现场,群众不仅可以欣赏精彩的舞蹈、戏曲、小品等表演,还能享受贴心的爱心义诊、爱心义剪、爱心护耳等服务,学习仁寿陶艺、泥塑文化等传统技艺,品尝春见、干巴牛肉、芝麻糕等仁寿水果和特色美食,了解高端屏幕、储能产品等“仁寿造”产品。
“现在我们都晓得了,穿‘红马甲’的就是志愿者。”一名正在体验爱心义剪的老人高兴地说,经常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到志愿者,他们都耐心又热情。
“凡人微光,最是动人。”仁寿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构筑文明实践阵地,27万名志愿者加入文明实践队伍。他们身着红色马甲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贴心服务群众上百万次。
近年来,仁寿县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着力改变志愿服务单打独斗、统筹不强、创新不够等现状,借鉴传统“赶集”形式,实施“文明实践赶集”志愿服务项目,以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摆摊”、基层群众“赶集”的方式,让群众在“志愿服务集市”享受到内容丰富的个性化服务。
项目搭台聚合力量,让爱心有平台、有机会。破解常规志愿服务找不到群众、群众找不到爱心组织、爱心组织找不到平台等问题,依托“文明实践赶集”志愿服务项目搭建供需平台,联动友爱社工、青协等80余个社会组织,吸引仁寿陶艺、兰亭书院等200余个爱心商家,链接卫健、消防等90余个部门、乡镇,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600余人的“赶集”常备志愿服务队,推出医疗健康、文化文艺等8个类别60余项优质服务,为爱心商家、爱心组织、爱心人士提供服务群众的机会和平台。
组合“摆摊”配制“大餐”,让服务更有滋、更有味。破解常规志愿服务规模小、服务散等问题,按照“组合式、游园式、互动式”理念设计“集市”套餐,开设理论宣教、便民服务、风尚引领、健康促进、文化传承、仁品展示六大“街区”,让群众在有奖游园观展中乐享多元服务“大餐”。推动理论政策讲起来,设置红色藏品等摊位,通过有新鲜感、有互动感的宣讲形式,把理论政策讲到群众心坎上。推动友善互助帮起来,开展义诊义剪、心理咨询等20余项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需求,疏导负面情绪等。推动文化惠民乐起来,上演川剧变脸等30余个文艺节目,为群众送上“文艺大餐”,群众一次“赶集”即可充分享受集文化体验、精神熏陶、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盛宴。
固化赶集促成习惯,让群众定期来、期盼来。破解影响力不够、持续性较弱等问题,强化群众“赶集”期盼,确定每月下旬集中“赶集”,让群众一到时间就能想起“文明赶集”,把“志愿服务的盛宴”变成“人民群众的节日”。丰富群众“赶集”内容,广泛收集群众诉求800余条、征集微心愿1200余条,根据民意精准策划开展,让群众“赶集”有新意、有收获。固定群众“赶集”区域,设置固定“赶集”场所,在城区商圈、乡镇集市、农村院坝等人群集中地组织服务,推动县城率先施行、乡镇流动组织、村社灵活开展,组织县域集中示范活动20场,带动各区域开展活动600余场。丰富群众“赶集”场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加强区域推广和活动宣传,同步线上直播,吸引群众超千万人次。
点滴美好,照亮陵州。下一步,仁寿县还将继续办好文明实践“赶集日”活动,让所有爱心群众都有为社会服务的平台和机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局面,让城市因每个人的文明微光,绽放更加璀璨的文明风采。
https://www.cqcb.com/chengdu/2025-04-14/5817465_pc.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