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学子志愿服务点亮“两馆”探索之光

 时间:2025-04-01 16:32:19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凯)在孝感市的文化科普事业发展进程中,湖北工程学院“两馆”运营团队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该团队依托孝感市科技馆和规划展览馆的平台优势,在党建引领下,以人才为支撑,深化产教融合,秉持服务地方的宗旨,积极践行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能,尤其是湖工学子在志愿服务中的突出贡献,为推动地方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普启蒙,为萌娃点亮科学梦想

自参与“两馆”运营服务以来,湖工学子踊跃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在孝感市科技馆,他们为前来参观的各年龄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科普服务。面对小朋友,志愿者们用童趣化的语言和互动式的讲解方式,比如在宇宙航天区,逼真的星球模型和模拟太空环境让小朋友们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太阳系的奥秘、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当模拟火箭发射的轰鸣声响起,火箭模型喷射出光芒缓缓升空时,孩子们激动地跳了起来,探索宇宙的梦想在这一刻悄然种下。志愿者们用耐心和爱心,为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志愿者何逸芹带领孩子们来到了光学展区。她拿着一个三棱镜,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带,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何逸芹微笑着向孩子们讲解光的色散原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彩虹,太阳光是由很多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的,通过三棱镜就被分开啦。”孩子们纷纷围上来,想要亲手试试三棱镜,感受光的奇妙变化。

专业引领,助力来访人员洞察城市发展脉络

在规划馆内,湖北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化身为讲解员,带领来访人员深入了解孝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志愿者们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详细介绍孝感市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在古老建筑模型展区,他们讲述着每一座建筑背后的故事,让来访人员穿越时空,领略孝感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面对现代化规划沙盘,志愿者结合专业理念,详细阐述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帮助来访人员清晰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脉络,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思考城市发展。

同时,志愿者们还分享了孟宗哭竹生笋、董永孝感动天等与孝感历史相关的故事,让来访人员深刻感受到孝感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工学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他们深入探讨如何将孝感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规划布局、未来发展等角度提出见解,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国际教育学院大三学生胡蝶为招商引资团队提供规划馆讲解服务。通讯员 供图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丁宁为政府部门提供规划馆讲解服务。通讯员供图

志愿精神,传递知识与文化力量

这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来访人员受益匪浅,也充分展现了湖北工程学院学子的风采。来自国际教育学院大三的学生志愿者胡蝶表示:“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来访人员,看到他们在了解城市规划时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我内心满是自豪。这种成就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我渴望未来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为更多来访人员带去知识和启发。”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的学生丁宁也说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还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快乐。”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而言,这次科技馆之行意义非凡,仿佛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大门,让他们得以窥探科学的奇妙一角。而对于来到规划馆参观的来访人员来说,在志愿者的专业引领下,规划馆不再仅仅是一个展示场所,更像是一本生动的城市发展史书。在这里,他们能穿越时空,领略城市的历史底蕴;也能立足当下,明晰城市的发展现状;还能展望未来,畅想城市的宏伟蓝图,从而对城市的发展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认识。

湖北工程学院“两馆”运营团队凭借湖工学子的无私奉献和专业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孝感市科技馆和规划展览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工学子的志愿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场馆的服务内涵,提升了场馆的社会效益。未来,湖工 “两馆” 运营团队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领域,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为推动地方科普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持续贡献湖工力量。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5-04/01/content_19065175.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