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以“低值可回收 垃圾可变宝”为主题的成都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志愿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启幕,1场主会场活动、70个街道分场活动、全市23个区(市)县同步开展。
成都,正全力整合市域志愿服务力量,多点发力、遍地开花,宣传引导全民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
这既是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志愿者用心用情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的作积极探索,也是成都市撘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的生动缩影。
“一件蓝褂子”聚合力
加快攥指成拳 推动全民参与
“少穿一件,待会儿到现场还要穿一件蓝马甲。穿多了,活动起来会热。”一大早,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2023级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袁子晰和同寝室姐妹一起出发,赶往活动现场。
“3、2、1!”9点40分,随着现场100位志愿者齐声倒数,成都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志愿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启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同时成立。
该联盟由骨干志愿者直属支队、行业群体联合分队以及覆盖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的基层小队组成,将依托平台资源优势,通过资讯共享、技术支持、骨干培育、品牌建设等,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依托联盟志愿者力量,主题宣传活动重点聚焦5+2区域,在23个区(市)县遍地开花。
“攥指成拳,推动全民参与。眼下,在成都,超万人加入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联盟,人人争做志愿者。”联盟负责人张春燕告诉采访人员,以联盟为牵引,全面提高公众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的认知,更广范围的联动正在实现。
携手企业——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动高新区芳草街道志愿者组织了一场精彩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分类套圈、射“圾”游戏、挑战答题……居民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
牵手社区——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城南坡社区50余名志愿者走居民、访商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针对部分居民垃圾分类困惑和误区进行答疑。
握手高校——西华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联盟十余所成员高校学子在校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桶边实践、趣味互动,同时还走出校外,为更多市民朋友带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此外,郫都区、金堂县、都江堰市等多个区(市)县也积极响应联盟号召,就地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全市共70余个街道、社区近百名志愿者积极响应,活动参与人数达万余人。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共护一座城。
“无论是联盟成立,还是‘志愿者-企业-社区-高校’四方联动,都带动了更多居民自愿加入到垃圾分类队伍中来。”成都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参与、全场景覆盖、全链条管理,希望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
“一间绿屋子”增动力
立足便民利民 强化智慧赋能
金秋,成都。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蓝卫士”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市民积极提供低价值可回收物上门宣讲服务。
在青羊区香木林广场、成华区跳蹬河街道枫林路西路口,不少市民提着旧衣物、废纸壳等前往投放点。在武侯区簇锦街道团结社区小广场,一场场“交易”接踵进行。
“孃孃,你看屏幕确认一下哈,纸板总共6.32千克,现金奖励5.94元,获得34绿豆,您可以扫码领取奖励。”不到1分钟,市民刘阿姨的微信钱包就收到了相应金额的转账。
“这个碳小屋太方便了,可回收物可以随时送来。”刘阿姨连连点赞,“这不仅加深了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更有助于保护环境。”
刘阿姨口中的“碳小屋”到底是什么?又有何魔力?
碳小屋,是结合“互联网+多场景”模式,运用自主研发的碳中和智慧生态系统,对垃圾分类进行智能管理,并计量和收集低碳行动的碳减排量,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有偿激励和公益引导,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
“我们还提供上门服务,有投递需求的市民只需指尖一点,通过‘花绿豆’微信小程序就可预约上门回收。”四川碳小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俊介绍,目前,这样的碳小屋已在成都21个点位投用,让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更便捷。
在成都,立足便民利民,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便民交投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造正加快推进,“天府蓉易分”的品牌影响逐渐扩大。事实上,各企业应用的智能称重、智能分类、智能控制、智能分拣等技术也在助力。
金牛区九里堤街道锦西花园3期,智能回收设备——“爱回收·爱分类”因能够实现可回收物自动称重、自动压缩、自动返现,尤其是能够回收低值可回收物,受到居民极大欢迎。
“为了方便居民投递,回收环节居民无需对可回收物进行细分类。我们会对所有品类的可回收物进行混合回收,到分拣中心后,再进行80多个品类细分。”“爱回收·爱分类”前端负责人文海霞说,居民只需通过微信扫码或输入手机号就能投递生活中的可回收物,回收机称重后会给予相应积分,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就能提现。
“这个绿色‘大胃王’‘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金币’!”自从设备投放到小区,市民张子茹慢慢养成了投递习惯,家里的塑料水瓶、旧衣物、孩子闲置玩具等“废品”,都变成了“真金白银”。
据介绍,“爱回收·爱分类”公司已在成都铺设1100余台回收设备,日均回收量达70吨,其中50%以上为低值可回收物,能有效实现覆盖小区内垃圾减量30%。而按照全场景智能回收方案,该公司还建立了“点-站-场”三级回收体系,实现从社区回收到终端分拣到原材料销售的经营模式闭环。
越来越丰富的“互联网+”回收应用场景,带来的不仅有更高的分类效率,也提供了更便利的投递渠道,推动了行业的提档升级。目前,成都已引进“爱回收·爱分类”“国新智创”等多家智能回收企业,布局智能回收箱2500余组;大力推进“互联网+回收”与天府市民云平台对接,构建在线预约、上门回收、定制回收等智能回收新模式,培育“互联网+”回收企业25家。
“一条‘金’ 链子”提效力
全面减污降碳 共享绿色生活
“什么是低价值可回收物,它的收集和存储方法有哪些”“每回收利用1吨废纸,就将减碳5.42吨”……在成都市高新区中和街道的四川银谷碳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谷碳汇”)应龙路店,培训经理鲁凯一边忙着称重可回收物,一边向市民讲解减污降碳的利好。一旁的宣传展板上,醒目的红色数字让人眼前一亮。
“同样纸板重量,今天要比往常多收入不少。”赵刚强大爷是银谷碳汇应龙路店的“常客”,志愿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当天,更高的回收价格、更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让他腰包更厚实、收获更殷实。
减污降碳,为了城市更美。银谷碳汇全产业链可视化大屏上,实时更新全成都338个门店的回收数据及经营分析数据。特别是昨日减碳总量、累计减碳总量、本月新增门店数等,一目了然。
目前,“银谷碳汇”已构建点-站-场-分拣中心四位一体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在成都市80多个街道设立了350多个再生资源便民回收服务站点,后端分拣加工中心70000余平方米。
“市场经济下,企业不愿意做赔本买卖。以10月新增门店数5家为例,门店数持续增加,就说明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有市场需求。这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更广泛参与。”银谷碳汇培训经理鲁凯介绍,该企业本月前半月回收总金额已经突破220万元。
有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更有看不见的生态效益。银谷碳汇营业以来,仅其一家就已经累计减碳23000余吨。而目前,成都市已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2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12个、回收站(点)3000余个,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4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4%。
“链”式效应持续释放潜能,顶层设计不断发挥效力。
2023年10月,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居民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等方式纳入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2024年3月,全市2024年垃圾分类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点改造,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衔接。
紧盯重点环节,不到五个月时间,成都持续指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开展。眼下,成都还在加快布一盘更大的棋局。
——围绕有效解决用地、融资、路权保障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对再生资源标准示范回收站点、绿色分拣中心予以奖励”等“干货”政策,以“真金白银”“真刀真枪”推动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网点和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水平、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等内容,构建起4大类22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指标体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聚焦废塑料、废纺织品等典型可回收物再生利用行业,发布技术设备推广目录,推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提高可回收物加工利用技术水平。
——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进实施低值废塑料热裂解、退役动力电池精细化自动拆解等废旧物资高效利用技术,实现可回收物高价值化利用的技术突破。
…………
联盟引领聚合力、科技赋能增动力、政府支撑提效力。成都,正抢抓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机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建成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见实见效,助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新场景不断丰富,新图景渐次铺陈,新时尚蔚然成风!(图片由赵云飞授权发布)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0/21/WS671601d8a310b59111d9efff.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马充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