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三力共进”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走实走心

 时间:2024-08-09 16:55:55来源: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四川省宜宾市大观楼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探索“1座资源库+4个方向盘+5类微领域”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持续强化了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的“磁吸力、硬核力、引领力”,引导退役军人不忘初心、奉献社会、奋发有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打造服务资源库,锻造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磁吸力”。紧密围绕“传承赵一曼烈士精神”主题,坚持以“红色文化+志愿践行”为抓手,充分发挥赵一曼烈士孙女陈红女士、奥运会冠军邹敬园、四川省优秀志愿者贺勇强等优秀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动辖区32家共建单位,广泛动员企业商户、党员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推动红色资源、党建资源、公共资源、服务资源等汇集在一处,建立起一座动态发展的“一曼红色志愿服务资源库”。依托资源库,融入街道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向外发布活动项目,志愿服务队员和共建单位积极认领、各尽其能,快速响应居民需求,提供针对性、精准性的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力锻造了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的“磁吸力”,真正让一曼老兵志愿服务体系“建了起来”。

把稳服务方向盘,增强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硬核力”。坚持“讲”“援”“巡”“爱”四大服务方向,精准化提供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聚焦于“讲”,让红色传承进校园。吸纳大观楼街道专业讲师、有宣讲特长的党员,与农业街小学、市二中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一曼老兵宣讲分队,依托赵一曼精神、红色文化、国防教育、双拥模范城创建、先进典型人物等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宣讲进校园 革命精神润童心”“传承英烈精神 立志报国为民”“真情服务烈属 感悟烈士精神”等宣讲活动、志愿实践活动,助力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深植爱国情怀。聚焦于“援”,让应急救援见实效。结合街道应急资源和退役军人特长,成立一曼老兵消防应急分队,联合宜宾蓝豹应急救援队等专业力量,定期开展老旧小区、沿街商铺、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等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现已累计开展消防应急救援宣传50余次、行动150余次,挽回各类损失30余万元,得到群众一致好评。聚焦于“巡”,让绿色理念润人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老兵志愿服务有机融合,成立一曼老兵巡江护鱼分队,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和防溺水知识,清理金沙江沿岸垃圾,解救落水人员,开展常态巡逻护鱼活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来,真正做到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浸润人心,已累计开展巡江护鱼行动50余次,参与1000余人次,成功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00余起。聚焦于“爱”,让服务对象暖心窝。依托“一曼红色志愿服务资源库”,成立一曼老兵走访关爱分队,项目化开展“情系烈属”“启航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走访辖区烈属、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服务对象,联系社区食堂、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等为他们提供送食送餐、送医送药、维修管道等贴心服务;深耕“家门口就业”项目,收集企业及商户招聘信息,通过定点投放、线上发布、微信沟通等形式给退役军人及广大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四项服务持续增强了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的“硬核力”,真正让一曼老兵志愿服务体系“用了起来”。

做优服务微领域,提升一曼老兵志愿服务“引领力”。充分发挥一曼老兵志愿队员自身优势,突出政治标准、法治思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先锋模范作用,在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中选拔出一批思想强、政策熟、服务优并有感召力的队员,重点在“思想引领、感情交流、情绪疏导、生活关爱、事务办理”5类微领域,主动倾听心愿心声、排解负面情绪、强化政策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志愿服务体验等方式,有效消除思想隔阂,打开对象心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让他们有“归队”和“回家”的感觉;注重发现挖掘、选树宣传身边的凡人善举,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利用社区网格化、体系化布局,下沉社区、商户与退役军人“结对子”,常态化联系了解退役军人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对功臣模范、烈士遗属、残疾退役军人、特困退役军人、孤老、留守儿童等重点困难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走访慰问,竭力协调各方力量帮扶济困,提供业务代办、材料代送等个性化服务,用真心换真情,把服务做到了退役军人的心坎上,赢得对象的广泛信任,切实提升了一曼老兵志愿服务的“引领力”,真正让一曼老兵志愿服务体系“活了起来”。

http://www.mva.gov.cn/xinwen/dfdt/202408/t20240808_433317.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马充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