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在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青龙社区,活跃着一支特别的队伍——“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从服务站到居民小组,从学校门口到街边理发店、修理铺,她们足迹遍布社区,用8年的坚持与奉献,将便民惠民的服务渗透到社区的每个细微之处,“把群众的事做到位做到家”。
2016年,青龙社区“两委”班子5名女性成员各自牵头组建了“七彩课堂”“马路天使”“健康守卫”“暖心帮手”“文明劝导”共5支志愿服务队,被称为“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随之成立“五朵金花”工作室,统领服务队的运行和协调。如今,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100余人,其中,党员总数达90人,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引领着队伍前行。
共建爱心站点,让城市更有温度
入暑以来,安宁市的气温持续攀升。中午时分,环卫工杨位芬像往常一样,走进青龙街道沿河路的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点,接了满满一杯水。
忙碌之余,杨位芬总能在青龙街道沿河路的爱心饮水点找到一丝清凉与慰藉。这得益于“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与爱心企业联手设立的23个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点,它们如同城市的温暖港湾,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憩与解渴的便利。“之前外出工作时只能自己带水,有了爱心站点,不仅可以随时喝到水,还能到饮水点歇歇脚。”杨位芬说,爱心饮水点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窝”“歇脚地”,让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除了这23个饮水点,我们还有2个点是商户自发设立的取水点,免费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一线工作者提供冷饮。”青龙社区“暖心帮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黄梅艳介绍。
“暖心帮手”志愿服务队对接的家电志愿维修点,也是这场“爱心接力”的一个缩影。徐会明经营着一家五金店,经常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服务。“维修小家电一般就是收几块到十几块的零件成本费,遇到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就不收钱了。”徐会明每年为400多位居民提供服务,提升了社区的幸福感。
共护学生放学路,撑起护学“安全伞”
“同学们,不要拥挤,注意来往车辆......”下午五点半,青龙学校迎来了一天中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期。为确保学校周边秩序畅通,“马路天使”志愿服务队每天安排两位志愿者在校园进出路口,配合交警队引导家长有序停放车辆,提醒来往车辆减速行驶、文明礼让,叮嘱学生靠边行走、文明过马路。
同时,志愿者还向学生家长、过往人员宣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文明创建知识,切实从思想上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除了服务队成员本身,“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还发动青龙社区党总支全体党员、辖区单位党支部党员、学生家长等力量共同参与“护学行动”。
“在各方力量的共治共管下,‘护学行动’开展7年以来,青龙学校周边没有发生过一例交通事故。”“马路天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杨丽芳表示,这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志愿服务已惠及4000名学生。
共助青少年成长,共筑七彩未来梦
青龙社区总人口1524人,其中流动人口936人。每周六,“七彩课堂”志愿服务队邀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来到社区,为辖区低保、残疾、农民工、留守、流动人口等家庭孩子进行集中课业辅导,同时开展手工扎染、书法、跆拳道等课外活动。
“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学习,这是我一直焦虑的问题,志愿者们切实解决了假期孩子无人照管的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参加完活动后,孩子变得更开朗、更活泼了。”学生家长张跃芳说。
目前,“七彩课堂”志愿服务队已累计服务青少年5000余人次,共有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在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完成课程作业;课余时间,他们变成“小小志愿者”,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体现出“大手牵小手”的志愿活动精神。
共享幸福硕果,共绘社区新画卷
面对辖区内铁路家属小区的配套设施短板,“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临时成立“金花管家”志愿服务队,携手多方力量,帮助小区旧貌换新颜。太阳能路灯的点亮、绿植的增添、门禁系统的完善……一系列举措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加宜居。
同时,“星级文明户”“绿美家庭”“最美楼栋”等评比活动的开展,也更好激发社区居民的活动参与热情和社区归属感,促进共建共治共享,营造了党群同心谱写共治良方的良好氛围。
“我们以前是‘五朵金花1.0版本’,接下来,我们将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聚合力构建‘五朵金花2.0版本’。”青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宝兰介绍。
下一步,“五朵金花”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升级服务模式与内容,打造更加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幸福和谐社区建设,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http://unn.people.com.cn/n1/2024/0805/c14717-40292870.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马充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