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花·平安行”南京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正式启动

 时间:2024-06-25 16:15:04来源:紫牛新闻

近日,由南京市公安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文明办、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南京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江苏交广网、南京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五色花·平安行”——南京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南京市青少年宫正式举行,共青团江苏省委、南京市政法委、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城区文明交通志愿者代表、公安民警和市民、媒体代表共400余人参加活动。

花开五瓣,一心护平安

在活动现场,鼓楼区文明交通志愿者张哲认真地观看着情景剧《爱的奉献》,舞台上正演绎着他们与交警共同维护交通秩序的故事。今年3月14日,正在路口开展志愿服务的张哲忽然收到了一面大半人高的锦旗,而送他锦旗的人却毫不相识。“师傅,您不认识我,但我每天都经过这个路口,看见您吹哨喊话特别勤快,每次公交车转弯时都帮着腾地方,真是路口的‘大明星’!”这名市民笑着说。

作为街道社区志愿者,张哲总是在早、晚高峰期间值守在路口,配合交警五大队的民警维护交通秩序,而桂师傅则在6月18日首次“解锁”了路面执勤新体验。原来,桂师傅是一名“90后”大客车驾驶员,当单位通知开展“运输企业驾驶人志愿服务”时,作为青年骨干的他率先报了名,并选择了兴隆大街江东中路路口执勤。头回站岗,前10分钟他都没好意思喊出声,而1小时后他已经忙得一身汗,“那么大路口,那么多非机动车和行人过街,我多提醒几句总是好的”,他对执勤民警说。

“五色花·平安行”,以南京市花、五瓣梅为标志的文明交通志愿者群体共细分为5大类,除了张哲和桂师傅代表的“街道社区志愿者”“机动车驾驶人”之外,还有“家校联盟”“路面施工单位”和“在校大学生”群体。

南京体育学院团委书记、奥运冠军陆春龙介绍,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学习性和积极性都很强,未来也将在“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者工作中承担起重点景区、热门商圈周边协助民警开展管理的重任。南京体育学院邻近钟山风景区,院团委也将充分鼓励广大学子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身体力行展现优秀风貌。

文明在线,万人来打卡

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见证着精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源远流长的城市文化则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深刻内涵。通过在线管理凝聚团队力量、借助公开发布引领志愿潮流,今年以来,在“我的南京”APP——“志愿服务”版块中,已有近2600名志愿者主动完成登记,而在“交管12123”APP——“学法减分”模块中,共有近6000人次参与公益执勤减分活动,加上由城区交警大队组织的家校联盟和施工单位志愿者群体,累计已有万余人次参与交通志愿活动。

南京交警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全市交通流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交通安全形势整体保持平稳,来自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次的志愿者队伍与交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一校一策”、“大车右转必停”和“路面秩序精细管理”等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取得更好成效和交通文明建设的持续提升。

随着“五色花·平安行”正式启动,南京交警将结合更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统筹开展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有志于交通文明建设工作的市民可以通过“我的南京”和“交管12123”线上平台进行注册登记、加入具体团队,并选择相应的执勤点位、时间、工作内容。交管部门将通过在线管理、信息发布、打卡积分等整套流程,联合广大志愿者们共同展现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魅力和更加优秀的南京城市风貌。

城市风景,专题传心声

在启动仪式上,全新“五色花”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徽章、小红帽、红马甲、小红旗和平安哨等装备正式发布并投入使用,这也象征着南京公安交警在承继原有交通志愿者体系的同时,更新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并有序扩展志愿群体与职责。

例如,在“机动车驾驶人”志愿群体中,还细分为“学法减分”驾驶人、满分教育驾驶人和职业客货运驾驶人,三者的单次执勤时间各不相同。此外,前两者通常在经过培训后负责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进行提示劝导,而职业客货运驾驶人还需紧扣“大车右转必停”规定,对执勤路口存在“右转不停车让行”的违法行为进行安全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违法行为进行摄录并上传至“我的南京”APP,车驾管民警对图片证据进行审核后将针对性开展源头管理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涉及大型车辆右转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19%,交警与运输企业、志愿者共同强化提醒取得明显成效。

活动现场,江苏交通广播网FM101.1还正式发布了江苏省首档关注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广播节目《志愿同行》。该周播节目以关注文明交通行动为主旨,通过邀请优秀的志愿者及组织走进直播间,分享志愿故事和心声体会,让平安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交通成为美丽的城市风景。该节目将于7月初首播。

通讯员 宁交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6-24/doc-inazvzaz5277538.s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