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老兵志愿服务队奉献显初心——
涓涓细流汇成爱的长河
■蔡宝鑫 王 晴 逄增宝
王新立为前来参观梁士英炸地堡遗址的学生讲解战斗故事,发放红色手绘地图。卢银锁摄
挽起衣袖、伸出胳膊,看着细针刺入手臂,鲜红的血液顺着透明软管流入血袋,老兵王新立脸上露出欣慰笑容……5月1日上午,辽宁省锦州市凌河老兵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新立,和几名队员再次来到市中心血站抽血室。这是王新立第12次献血。在他的号召下,去年服务队共有40人参与献血。
4年前,王新立与6名退伍老兵怀着一腔热情,共同组建凌河老兵志愿服务队。谈及创建初衷,王新立笑了笑,说起一段往事:“刚入伍那年冬天,气温骤降,我晾晒的‘大头鞋’找不到了,只能穿着胶鞋去跑操,脚被严重冻伤。炊事班有位老兵得知后,用姜片和茄子梗熬水,治好了我的冻伤,还把他攒的‘大头鞋’送给了我。这些年,我时常想起那双‘大头鞋’。组建服务队,多少受了他的影响,想着为大伙做点事。取名‘凌河’,一是我们的家在凌河区,凌河是母亲河,二是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我们,汇成爱的长河。”
2020年8月,服务队在金屯村走访时,认识了一对残疾兄弟,因生活拮据,他们的房屋年久失修、漏风漏雨,院墙即将倒塌。次日,王新立起了个大早,用大伙凑的钱买了红砖、沙子和水泥,领着几名队员直奔金屯村。队员们顶着烈日分工合作,终于将房屋院墙修缮完毕,兄弟二人感动得连声道谢。
爱融江河,情暖人间。服务队长期开展“关爱独居老人”活动,用真情慰藉孤寡老人。王新立住的小区里有位石阿姨,今年87岁,患有关节炎,行动不便,唯一的儿子远在青海。服务队初次上门时,老人略显冷淡,不愿多言。“去的都是大老爷们,阿姨跟你们肯定没话说。”女队员李玉珍的一句话点醒了大伙。此后,每到周末,女队员们会轮流看望石阿姨,帮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去年中秋节,王新立和几名队员带着米面粮油来到石阿姨家中,为老人打扫卫生、包饺子。石阿姨高兴地说:“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我跟儿子说了,不用惦记我,我这儿有亲人!”
“陪伴也是一种心理疏导。”王新立说,“对于高龄老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在活动中,服务队采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子方式,确保陪伴有真情、有温度,同时还公布了服务队多名骨干的联系方式,确保“一打就通,有求必应”。
“小王,我老伴走丢了,能不能帮我找找!”今年1月的一天晚上,王新立接到91岁抗美援朝老兵张树立的求助电话。王新立一边开车朝张老家中驶去,一边联系其他队员。几名队员赶到时,发现张老晕倒在小区路边。他们立即兵分两路,一部分人护送张老紧急就医,另一部分去寻人。直到深夜,他们才在一个桥洞下找到走失的老人家。“我的两个儿子都在部队工作,家里有啥事,我都找服务队,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张老感慨道。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兵们的身影。近年来,锦州市启动烈士遗骸清理、鉴定、重新安葬工作。据记载,高新区果树农场有13座无名墓地,因年代久远,其中2座位置不明。经相关部门对其中1座发掘鉴定后,确认此处埋葬着东北野战军在锦州攻坚战中牺牲的烈士。为守护烈士英魂,2022年7月初,服务队主动申领剩余12座无名烈士墓的发掘工作。烈日当空,队员们一处一地细心找寻。经过近两个月时间,服务队终于找到位置不明的2座墓地,完成全部发掘工作,共发掘烈士遗骸15具及相关烈士遗物若干。当年9月30日,15名烈士遗骸安葬至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内。
受服务队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加入他们的行列。4年多来,凌河老兵志愿服务队共吸纳队员145人,80%是退役军人,65人为党员,开展公益志愿活动180余次,捐助物资20余万元,被锦州市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你是志愿者,我是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我们不变的格言;你是志愿者,我是志愿者,种下爱心收获美满,塑造着平凡中的不平凡……”平凡力量,温暖你我;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采访结束时,几名队员哼唱着《志愿者之歌》,又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http://www.mod.gov.cn/gfbw/gfjy_index/xjdx/16307319.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