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巴林右旗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点燃“心灯”呵护成长

 时间:2023-11-17 15:50:20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一袭红马甲,一颗火热心,点燃“心灯”呵护成长。近年来,赤峰市巴林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及专业特长,以“文明实践+”为载体,实施“点亮心灯 温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护航残疾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点亮心灯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绕过一亩亩田地,穿过一条条小巷,志愿者老师们来到了巴彦琥硕镇阳阳的家里。阳阳看到志愿者老师们并没有了初次相见的抗拒与陌生,而是主动跟老师们打招呼,用简单的语言阐述着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阳阳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刚接触时,他像只“小刺猬”,不会与老师们交流互动,老师们想教他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十分艰难,在家长的辅助下才能勉强配合一些简单动作。从初见到现在,看到阳阳如此明显的转变,老师们即是欣慰又是感动。

“为使全旗适龄残疾儿童享受同等教育,送教前,我们对每一名送教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按需求定内容、定团队,每月开展2次以上志愿服务,每次服务4小时,确保送教服务质效”志愿者老师魏嘉琪说道。

截至目前,巴林右旗“点亮心灯 温暖童心”志愿服务项已实施2年之久,志愿队伍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了目前的240余名志愿者。在志愿者老师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服务下,部分残疾儿童从不会说话、听不懂指导语到现在能听说简单的字、词;从不会与人主动接触到有了与人交流的意愿;中重度残疾儿童美琪、阳阳已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重度残疾儿童小琳正准备到特教班试读……

温暖童心

当志愿者老师们再一次来到巴彦塔拉苏木中心小学,在外玩耍的孩子们忙不迭的跑回教室,“老师您又来了呀?”“上次来的那个老师怎么没有来呀?”……一句接着一句,叽叽喳喳的,激动不已。这是孩子们对志愿者老师们的感情所在,更是对老师们服务的肯定。

为更好地关心关爱辖区内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巴林右旗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社区、嘎查村,广泛推广代理家长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在生活上帮扶、学习上辅导、安全上守护、心理上疏导、情感上抚慰、人格上健全,不仅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是填补了因父母在外所造成的情感空白,温暖了留守儿童稚嫩的心灵。

当感恩与感谢汇聚,潘慧丽老师说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我们作为志愿者,就是要做留守儿童的星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守护和陪伴,解决好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笃行致远

知识传播的地方,是孩子们梦想绽放的地方。巴林右旗助学支教志愿服务犹如一阵风,化作一场春雨,滋润每一颗纯净的心灵。自“点亮心灯 温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师生参与活动1200余人次,受益家长及学生1026人次,服务实现全旗32名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和239名留守儿童全覆盖,真正做到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

从赛罕乌拉到西拉沐沦河畔,从骄阳似火到数九寒天,她们都一如既往,用心、用爱为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筑起梦想的阶梯,竭尽全力在守护着草原之花。(特日格乐)

http://news.k618.cn/finance/money/202311/t20231117_19736511.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