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开始,武汉地铁运营公司组织百名地铁志愿者在部分地铁站点,以整治共享单车停放秩序为重点,持续开展“文明地铁、绿色共享、志愿先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图为地铁6号线武胜路站A出口,志愿者将无序停放和有碍通行的共享单车重新摆放到指定位置,并排列整齐。文/记者张晟图/李永刚(信息来源:产启斗)
昨日中午12时30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刘天洋戴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沿着南湖大道步行,“前天晚上起大风,好多车都被刮倒了,不扶起来,人家怎么走路?”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遇到的倒在地上的单车一一扶正,靠墙码整齐。
每天中午吃完饭,刘天洋都要这样“扫街”两小时,规整数十辆路边不规范的共享单车。
像他这样的共享单车粉丝,武汉有上千人。他们见不得单车横七竖八地倒在路上,见不得共享单车停进小区里,更见不得共享单车被人私占, “共享单车大家共享,也需要大家共管、共治。”
共享单车粉丝变身“红袖章”通宵“打猎”
25岁的夏芬芬是个会计,朋友眼中她是个宅女,内向、秀气。但她在共享单车圈里却鼎鼎大名,她是武汉首个单车猎人,网名叫“昏昏”。
上周五,夏芬芬和6名单车粉丝一起去东湖绿道骑行,骑到落雁岛附近的李家湾时,发现一个私家车库里竟然停放着25辆色彩各异的共享单车,他们敲门进去,劝说屋主把单车放出来,一条大狼狗跟着主人跑了出来,对着他们吠叫。
一刻钟后,屋主同意他们进去搬车,半个小时后,这25辆车被一一摆放至数百米远的东湖绿道边。晚上10点半,这群年轻人骑着单车从一棵树离开东湖绿道,他们将100多辆共享单车,从民宅挪到了停车区。
20日晚,被称为“华安里猎人”的小伙子蔡昌喜,又开始在胡同里“打猎”了,“我的摩拜信用分有7500分,其中有6500分都是在华安里赚的。”蔡昌喜是目前武汉摩拜信用分最高的用户。
华安里有上千辆共享单车,不是停在楼道就是停在地下通道里,蔡昌喜一直在举报,可这里私藏的共享单车一点也不见少。这一晚,他通宵举报了680辆乱停的单车,计步器显示,他步行距离18公里,直到早上8点半才回家。
眼看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蔡昌喜联络其他志愿者、街道环卫,组织了一个70人的队伍,准备在这个周末,对华安里的共享单车来一次彻底大扫除,“共享单车是我们每个人的交通工具,我们有责任爱惜它,保护它!”
过去看到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刘天洋首先想到的是“举报”赚积分,后来发现,规整共享单车仅靠运营人员不够,他加入了“红袖章”的队伍。他把每天在路上看到的乱停乱放拍照片发上微博,又用规整好的照片进行对比,引来不少效仿者。
“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了,从最开始的十几二十人,到现在有上千人。”刘天洋说,共享单车的出现,让热心的年轻人有了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途径。
“武汉名片”成为共享单车规范样板
被誉为武汉单车“骑行天堂”的东湖绿道,在高峰时有上万辆共享单车“扎堆”,因无序停放一度给景区道路、景观造成压力。为了规范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单车的运营人员、绿道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了30人的绿道巡逻队,从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半,一刻不停地整理共享单车。
28岁的王浩原是东湖绿道装饰项目的一名木工,绿道施工结束后,他成为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把停得歪七扭八的车摆整齐,手把手教大叔大妈下载APP,扫码开锁,还不忘叮嘱:“骑完车后停到停车区去,别乱丢。”
在汉街周围有一个10多人的共享单车服务队,一旦发现街区上、车库里有共享单车,保安、物业人员就会马上联系服务队的志愿者前去清理,确保步行区域不会出现自行车的影子。
黄鹤楼也曾遭遇过共享单车的围堵。清明节期间,大量共享单车堆积在长江大桥的上桥处,黄鹤楼门口一天被400多辆共享单车堵门,而长江大桥上每天有超过250辆共享单车违停。
清明过后,黄鹤楼公园管理处、长江大桥交通大队、武昌区黄鹤楼街公共管理办公室与共享单车公司紧急磋商,最终在黄鹤楼景区周边设置4个固定停车点。
五一小长假,志愿者、保安、交警分区域引导骑行者,单车运营方平均每3小时集中疏散一批共享单车,3天共转走900辆共享单车。黄鹤楼的通道打开了,游客参观、离开都便利了,市民的好评如潮。
摩拜武汉运营方介绍,公园、景点、商圈都是共享单车骑行的热点区域,在武汉,这些热点也是城市秩序规范管理的重点,在多个部门参与下,武汉的名片、地标都逐渐成为共享单车管理的样板和标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喻良涛认为,从两个小长假期间黄鹤楼的对比可以看出,管好共享单车仅靠企业运营不够,只有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合力规整停车秩序。
社区志愿者化身“朝阳群众”
共享单车出现后,百步亭社区里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为了让共享单车“归位”,社区居民、志愿者、物业、城管组成一个400余人的队伍,上街宣传“共享”理念,把违停单车挪到停车位上。
管得宽志愿服务队的李小珍说,举行“让共享单车归位”活动,让更多居民了解了共享单车的共享理念,增强公众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习惯,也鼓励居民都参与到社会秩序的共同治理中来。
在百步亭社区、常青花园、南湖等大社区,志愿者们与共享单车运营方一块,组建了网格化队伍,实行停车秩序分段划片管理,社区志愿者一旦发现不规范停车,立即通知网格员规整,营运方接到上报后对违停的骑手追责扣信用分,一个立体的共治网络逐渐形成。
在街道社区的参与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志愿者化身“朝阳群众”,随时举报违停车辆。而共享单车企业之间,也逐渐模糊门第之分,在与社区、交管、城管组建的划片共管区域中,不管是谁家的共享单车出乱子,都由片区责任人负责整理。
交通专家胡润州认为,共享单车改变了城市人出行模式,这种共享经济方式在资源日渐紧张的大环境下,为节约型资源使用提供了一条新路。但这个新型模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除了政府部门、运营企业,每个人都是这个共享网络中的一环,在共享的同时,应该主动参与共治、共管。(记者魏娜)
编辑:徐建华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