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港,做志愿者是种风气。步行街上,全职太太孟文娟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就到诚信驿站做志愿者;梁丰社区里,自来水员工刘忆文趁着轮休时间到志愿者服务站服务;国贸酒店里,一群志愿者正在协助参会人员办理相关事宜。“孩子进入大学后也当起了志愿者,父母也是热心公益的人。”刘忆文告诉记者,像他家这样全家做志愿服务的朋友不在少数。(4月26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达则兼济天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通过志愿服务为他人、为社区、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看望老年人、维护交通、资助贫困生、帮扶困难家庭、关爱孤寡老人,诸如此类。志愿者不追求物质回报,他们追求的是精神财富,弘扬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是物质财富不能取代的。
在张家港,做志愿者成为了一种风气。张家港是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道德文明素养较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高涨。广大市民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志愿服务,积极帮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这体现了张家港人的古道热肠。志愿服务精神,与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弱势群体、困难群众,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志愿者们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身边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值得称道。父母参与志愿服务,言传身教,会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人人参与志愿服务,困难群众就能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幸福感就会增强。我们的社会,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共享发展”的内涵。困难群众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富裕起来,整个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会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做志愿者成为一种风气,对提升城市文明是大有裨益的。提升城市文明,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每个市民的道德文明素养。参与志愿服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友善。社会友善了,城市的人文环境会变得更好,每个市民会生活得更加舒适,最终受益的将是每位市民。文明城市人人建,建好文明城市惠市民,全民汇聚成建设文明城市的强大力量,文明城市创建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地应该向张家港市学习,调动起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引导广大市民从践行志愿服务开始投身文明城市创建。
不光是张家港,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乐于助人,以实际行动为他人排忧解难,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使城市文明增色不少。
愿更多人能够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编辑:徐建华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